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日本最高法院判女子再婚要等半年違憲



日本民法規定離婚後只禁止女性在6個月內再婚,日本最高法院16日做出重大裁判,認定為違憲,因此從明治時代以來長達100年以上的民法規定,將被迫因應修正。但是對於夫妻同姓的規定,日本最高法院則認為並不違憲。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 16日下午報導,日本民法為了避免對於離婚後所生之子究竟父親為誰的爭端,從明治時代起,就有單單只對女性限制不得在離婚後6個月內再婚的規定。日本岡山縣的一名女性以「違反保障男女平等的憲法規定」為由,提起國家賠償之訴。

在16日的判決中,日本最高法院大法庭的審判長寺田逸郎(TERADE, Itsuro;1948年1月9日─)認為該規定「違反憲法」。在判決中指出:「如果再婚禁止期間規定為100日的話是合理的,超過100日就是過度限制了。」因此,從明治時代以來持續100年的民法規定,將被迫改正。


《日本經濟新聞》同日報導,最高法院駁回了原告對國家提請賠償的請求。本案是由一名日本岡山縣30多歲的女性在2011年向國家提請日幣165萬元(約合新台幣44萬3572元)的損害賠償請求。一審岡山地方法院判決認為「立法的旨趣有其合理性」駁回原告請求,二審廣島高等法院岡山支部也支持一審判斷,原告持續提起上訴,最終打到最高法院。

關於女性再婚禁止期間的規定,日本法制審議會(法務大臣的諮詢機關)於1996年提案報告,建議從6個月縮短為100日。

另一方面,對於同樣是由明治時代以來結婚夫妻必須選擇相同姓氏的民法規定,最高法院大法庭則裁判認為「並沒有違反憲法」。

NHK報導指出,本案是由東京等5名男女為原告,以「違反保障婚姻自由等憲法條文」為由,提起國家賠償之訴。

在16日的判決中,最高法院審判長寺田逸郎表示,關於無法允許夫妻別姓的規定「沒有違憲」。理由是:「雖然有所謂改名會影響認同的觀點,但是透過承認使用(娘家)舊姓做為通稱的方式已經獲得緩解,因此該制度並未違憲」。裁判長更進一步說明:「關於夫婦別姓的議題,應由國會進行討論。」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日本民法750條規定,夫婦在結婚時應以夫或妻的姓氏稱之,規範了夫婦同姓的民法上義務。原告男女5人主張,在結婚後,改變姓氏的96%都是女性,造成「對女性的差別待遇,違反憲法所規定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權利」,並向國家提起日幣600萬元(約合新台幣166萬2988元)的損害賠償。

一審東京地方法院於2013年判決:「夫婦別姓難謂憲法所保障的權利」,因而駁回其訴;二審東京高等法院的判決支持一審理由,原告持續提起上訴。

關於夫婦別姓的議題,法制審議會於1996年提議,應導入「可選擇的夫婦別姓制度」,也就是結婚之時夫妻可選擇要同姓或是別姓。但是,認為「雙親與子女姓氏不同,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利的」等反對的言論相當多,因此沒有進行修法。

台灣民法原本也有類似的規定。「女子再婚期間限制」規範在舊民法第987條:「女子自婚姻關係消滅後,非逾6個月不得再行結婚。但於6個月內已分娩者,不在此限。」以及第994條:「結婚違反第987條之規定者,前夫或其直系血親得向法院請求撤銷之。但自前婚姻關係消滅後,已滿6個月,或已在再婚後懷胎者,不得請求撤銷。」

另外,「妻冠夫姓」的規定在舊民法第1000條:「妻以其本姓冠以夫姓。贅夫以其本姓冠以妻姓。但當事人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


對於日本民法規定離婚後只禁止女性在6個月內再婚,日本最高法院16日做出重大裁判,認定為違憲,因此從明治時代以來長達100年以上的民法規定,將被迫因應修正。但是對於夫妻同姓的規定,日本最高法院則認為並不違憲。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 16日下午報導,日本民法為了避免對於離婚後所生之子究竟父親為誰的爭端,從明治時代起,就有單單只對女性限制不得在離婚後6個月內再婚的規定。日本岡山縣的一名女性以「違反保障男女平等的憲法規定」為由,提起國家賠償之訴。 在16日的判決中,日本最高法院大法庭的審判長寺田逸郎(TERADE, Itsuro;1948年1月9日─)認為該規定「違反憲法」。在判決中指出:「如果再婚…
NEWTALK.TW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