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煤払い」大掃除

はらい【払い】
ツイートするFacebook にシェア

1 〔支払い〕(a) payment; 〔勘定〕an account; 〔清算〕(a) settlement
現金払い
payment in cash
前払い
payment in advance/advance payment
後払い
deferred payment
後払いで結構です
You can pay later.
一時[分割]払い
payment in 「a lump sum [installments]
今月は払いをたくさんかかえている
I have many bills to pay this month.
家賃の払いが遅れている
I am behind with the rent.
払いは月末にするよ
I'll settle the account at the end of this month.
2 〔取り除くこと〕
煙突のすす払い
chimney sweeping
暑気払いに一杯どうですか
What about a drink to make us forget this heat?
払い物
払い物がたくさんある
I have many things to dispose of.


【文化】煤払い (すす払い)
「新年的準備」
「煤払い」被稱為“掃煤”,是迎接正月、家家戶戶都會進行的大掃除風俗,是自古以來日本的年末行事。
江戸時代稱正月是“事始”所以12月13日開始即為掃煤日,不僅是單純的掃除、也有著藉由清掃的動作向神棚佛壇、表達向守護大家的神佛感謝之意,並迎接年神。
現在一般家庭也會進行大掃除,大掃除的風俗“迎接新年新氣象”是很重要的活動呢。
SAKURAvillage 編輯局
http://sakuravillage.jp/chinese/

【文化】煤払い (すす払い)
「新年の準備」
「煤払い」は“煤掃き”ともいわれ、正月を迎えるにあたり、家の内外を大掃除する風習として古くから日本の年末行事として根付いています。
江戸時代には正月の“事始め”として12月13日を煤払いの日と定められましたが、単に掃除をするという意味よりも神棚や仏壇、江戸城内を清めて仏様に感謝し、年神様をお迎えするための信仰的な意味合いがあったそうです。
現在は、広く一般家庭にも浸透し、大掃除の風習として“新年を気持ちよく迎える”こととして大事にされています。
SAKURAvillage 編集局
http://sakuravillage.jp/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新幹線的歷史

鐵道迷的各位久等了!如您想多了解日本新幹線的歷史,請看我們今天公開的這一篇! 新幹線的歷史|http://www.nippon.com/hk/features/h00078/

Japan’s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difficulties in graphics

Japan handed a victory to the LDP and to "Abenomics". But the country's economic woes continue to mount. Here's Japan’s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difficulties in graphics http://econ.st/13q5N8s
A look at Japan’s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difficulties as voters choose "Abenomics" Japan is the third-largest economy after America and China. It is so wealthy...
ECON.ST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Digital Humanities Project turns a lens on prewar Japan

Digital Humanities Project turns a lens on prewar Japan
December 12, 2014
collection of four historic postcards from JapanThese images of 20th Century Japan are from the collection of Joanne Bernard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apanese. From left to right, top to bottom: Footwear from the Woonsocket Rubber Company Mill, view of the Mitsukoshi Department Store in Tokyo "through the sight-seeing bus on the main highway," "romantic view of lake side at Fuji Hakone National Park," and the J. F. Namba Acting Troupe.
When Joanne Bernard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apanese, was an undergraduate pursuing a degree in photography and film at the Kansas City Art Institute in the mid 1970s, she entered a national photography competition. It required her to say what she would do with the money if she won. She had recently seen some acclaimed Japanese movies, such as Rashomon and Ikiru, and was taking classes in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 so she wrote that she would visit Japan.
“Then I got the money, and I had to go,” she says jokingly.
It was a transformative visit, spurring her decades-long interest in uncovering a side of Japan that few Westerners knew about — a cosmopolitan, modernizing nation that was already making its mark in film and experiencing a boom in tourism well before World War II.
Bernardi has documented this with hundreds of early 20th century postcards, films, brochures, advertisements and other objects now on display at an interactive online archive and research project developed with the help of the 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 “Re-envisioning Japan: Japan as Destination in 20th Century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 uses travel, educ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and exchange of images and objects as a “lens to investigate changing representations of Japan and its place in the worl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For example, Bernardi uses the material in a University course she teaches called Tourist Japan, in which tourism and tourist culture is used to illuminate “endless ideas, problems, and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ization processes and identity formation.” Bernardi hopes her project will also be an interactive resource for other scholars.
historic postcard from Japan“What a lot of people have in their minds about prewar Japan is rising fascism,” Bernardi notes. “And yes, there was that. But there was also a very vibrant popular culture.
“There’s been this assumption, for example, that everything significant in the Japanese film industry happen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re were a lot of articles written about how Americans started the Japanese film industry then because we introduced them to Hollywood movies. That’s not true at all.”
Japan’s thriving film industry, dating back to the silent era, had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by the 1930s, Bernardi discovered during two subsequent, extended stays in Japan to do her dissertation research and to teach a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Ibaraki University. Moreover, Japan was already very familiar with Hollywood movies, which sometimes made their way to Japan because they were shown on ships bringing American tourists to the country before the war.
“People often assume Japan before the war was pretty inaccessible,” Bernardi said. “But it was very much on the international map.”
The modernization of Japan “is a really interesting topic,” Bernardi adds. “It’s always been conflated with westernization, but that really doesn’t tell the whole story. There’s always been a modernization trend in Japan that’s really its own, based on indigenous forms of transformation. The war created a kind of artificial point in history; it’s taken a long time, but people are now able to see more continuities between post-war and pre-war Japan than they were able to before.”

Digital Humanities “unleashes collection’s potential to make meaning”

For the last 15 years, Bernardi has been on a mission. She’s been collecting postcards, brochures, films and other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early 20th century Japan — often at her own expense — as part of scholarship investigating representations of Japan and its plac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But her very success — her collection now includes several hundred postcards and more than 1,150 film prints, brochures and other objects — posed a dilemma: How to present all this in a way that would allow the collection to grow AND would allow other scholars to register and contribute content, “creating a dynamic community of users who can share ideas and related research”?
historic postcard from Japan“I knew all along I would have a problem with a book manuscript,” Bernardi said, noting that the cost of color reprints alone would be prohibitive. “So a web presence seemed like the way to go.”
She approached Nora Dimmock (currently assistant dean for IT, research, and digital scholarship, who was then directing the Multimedia Center),assuming that the design and launching of a web presence would require a lot of Bernardi’s time and expense, and was stunned when Dimmock replied: “We’ll do it for you.”
“I thought: ‘Oh my god,’ ” Bernardi recalled. “They (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 have been with the project from the beginning in terms of getting on the web.”
“They’ve helped me develop the site, and think of ways in which the material will be best presented, ways which make the most of its meaning, and ways that will enable viewers to access the material and further scholarship and teaching in this area.”
This was a huge turning point in the project. In turning this project into an online archive, digital technology acted as the catalyst, unleashing my collection’s potential to make meaning.”
The 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 applied for and received a 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CLIR) Postdoctoral Fellow award for 2015-2016, which will help migrate the site to an Omeka platform that is more conducive to community interaction. In the meantime, Bernardi is also grateful for a PumpPrimer II award from the Arts,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Dean’s office in April that enabled her to digitize film prints and hire musicians to record the sheet music in her collection.
She now has the perfect tool to continue her research and publish her scholarship. “There are so many areas I can investigate just within this one project. I am very happy to continue with this forever.”
CategoryFeatured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Japan’s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difficulties


Japan is the third-largest economy after America and China. It is so wealthy that its regions boast the same economic heft as large countries. Yet despite this wealth, Japan’s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largely stagnant over a period known as the two “lost decades”. Today’s ‪#‎Dailychart‬ looks at Japan’s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difficulties as it goes to the polls in a general electionhttp://econ.st/1yD84tJ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手刃愛子究竟有何苦衷?悲劇背後的反思

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news/AJ201412100016

手刃愛子究竟有何苦衷?悲劇背後的反思

December 10, 2014
文:鹽入彩
  今年6月,東京都內發生了一起父親在兒子熟睡之際用利器刺入其胸口致其死亡的案件。11月下旬,東京地方法院立川支部的裁判員審判(日本的陪審制度)對被告人做出了緩刑的判決。審判長稱“這是因為(被告)有相當不得已的苦衷”。
  這對父子都熱愛製作塑料模型,兒子備戰高考時父親還陪伴左右傾力協助,關係如此親密的父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居住在東京都八王子市的被告(65歲)因殺害三兒子(當時28歲)而以殺人罪被起訴。開庭之日,他身穿一套黑色西服,打了一條藍紫色的領帶。案發前,他是一個會計師事務所的職員,同事對他的評價都是“認真”、“誠實”。
  
  檢察官的開場陳詞和父親的證詞大致描繪出了這個案件的原委——
  大約10年前,被告的三兒子就讀東京都立高中2年級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精神障礙。其後,雖然轉學到了函授制高中,但經歷過高考落榜再复讀後依然考入了大學,度過了充實的學生生活。大學畢業後,三兒子進入了一家燃氣公司工作。
  但是,問題漸漸出現了。由於工作不順,三兒子接二連三地換了工作。他本人也苦惱於“自己根本無法控制自己”。從去年夏天開始,三兒子對家人的言行變得粗暴起來,並逐漸演變成暴力。
  今年5月下旬,被告妻子也就是三兒子的母親因被三兒子踢踹而導致肋骨骨折。三兒子還聲稱:“以後我就去外邊傷人。”
為此,被告曾不停地前往警局、醫院和保健所進行諮詢。
  警察的建議是,“入院治療的事情請和主治醫生商量。如果感覺(三兒子)可能作出傷人的行為時就請報警”。在保健所得到的建議也是“住院要和主治醫生商量”。
  然而,主治醫生則稱“無法保證入院治療就能使病情好轉。如果沒有得到本人的同意而強制入院,在病人出院後可能會報復家人”,並建議說“要不要試試看讓警察進行'措置入院'?”
  所謂“措置入院”是指,在患者有可能會傷及自身或他人的情況下,只要兩名以上的專業精神病醫生認可住院治療是必要的,即使沒有本人或監護人的同意也可以強制病人住院的制度。
  主治醫生在法庭上作證稱:“考慮到如果是家人同意住院的話,三兒子可能會對住院產生消極想法。但如果是警察採取'措置入院'的話,說不定就會成為改變本人想法的契機。 ”
  但是,警察對於“措置入院”的作法並不積極。即使被告去諮詢,警察也是回答稱,“(你兒子的情況)應該不屬於'措置入院'的範圍內吧”。警察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即便三兒子出現言行過激的狀況,在警察趕到以後便會冷靜下來,而且三兒子也一直做著警衛相關的兼職。
  究竟該怎麼辦——這位父親可謂是被逼到了絕境。
  
  6月6日,案件發生了。
  這一天,被告獨自去醫院與三兒子的主治醫生商量住院的事情。雖然醫生介紹了社工,讓被告尋求他們的幫助,但是對於住院一事,醫生還是推薦讓警察來進行“措置入院”。
  晚上8點半,被告收到了妻子的短信說,因為不小心洗了三兒子打工的工作用品,三兒子暴怒稱“會作出比踢打更嚴重的事情”。
  被告連忙回家,看到暴躁的三兒子便撥通了110報警電話。
  被告向趕來的警察再三懇求實施“措置入院”。這一天,三兒子也確實作出了毆打父母面部等比平時要嚴重的暴力行為。但警察來了之後三兒子恢復了平靜,因此警察表示,“我們很難對他實施'措置入院'”。
  警察走了以後,三兒子就睡了,而被告則去洗澡。
  辯護律師問:“洗澡的時候,你在想什麼?”
  被告:“我雖然拜託主治醫生和警察讓兒子住院,但最終連'措置入院'都不行。我當時在想,或許現行的精神醫療社會體係是根本無法拯救我們家人的。”
  辯護律師:“你是不是認為三兒子今後的暴力言行會愈演愈烈?”
被告:“是的。三兒子曾說,'你們等著,下一次我就用刀子了'。所以我認為下一次他便會用刀捅我們,而且即使我能逃跑,我妻子的膝蓋不好也逃不了。”
當時家中有父母、三兒子以及三兒子的妹妹也就是家裡的大女兒共4個人一起生活。但是,被告的妻子和長女都因為三兒子的暴力行為被逼得走投無路。
  辯護律師:“你沒有想過全家人一起逃跑嗎?”
  被告:“就算離開家,三兒子知道我工作的地方。我覺得他會到公司大鬧一場。”
  辯護律師:“那想過向警察報案嗎?”
  被告:“如果把三兒子扭送到警察那裡,就相當於把三兒子當成罪犯了。考慮到以後可能會被報復,我不敢這麼做。”
  此外,被告在法庭上還表示“三兒子很害怕自己會成為罪犯。所以我們也不忍這麼做”。
  6月7日凌晨3點前,被告洗完澡出來,拿出放在2樓的菜刀走向三兒子的房間,他半躬著身子坐在熟睡中的三兒子旁邊,狠下心在其左胸刺了一刀。
  被告表示:“我有義務保護妻子和女兒。警察和醫院可以做的事情有限,但是對於一直遭受暴力​​的一方來說沒有辦法從容不迫。我作為一名丈夫和父親,當時覺得已經別無選擇了。 ”
  刀刺入胸口,耳邊傳來鮮血湧出的聲音。過了一會兒,被告用手摀住了三兒子的鼻子。三兒子停止了呼吸。
  被告隨後靠在三兒子身旁睡了下去。
  辯護律師:“為什麼睡在他旁邊?”
  被告:“我跟三兒子原本關係很好。我想回想下他的一切。”
  在法庭上,被告說了很多次對於三兒子的回憶——
  父子二人都喜歡做塑料模型,三兒子以前還為父親製作過鐵人28號的模型。準備高考的時候,父親陪三兒子一起學習,拿到合格通知書後三兒子還說“爸爸,謝謝你”。在大學開學式時,看到穿著西裝氣宇軒昂的三兒子,作為父親當時真的很開心。
  辯護律師:“對你來說,三兒子是怎樣一種存在?”
  被告:“我們像朋友一樣。對於三兒子來說,我也是他最好的傾訴對象。”
  天亮後,父親並沒有將事情告訴家人,而是徑直來到警視廳南大澤警署自首。
  在出家門前,妻子還問到“要不要再去找主治醫生商量”?被告則回答說“我會去的,你休息吧”。
  作為證人出庭的被告妻子含淚表示:“我丈夫在孩子的問題上真的非常努力。”
  她還說:“我本來想和三兒子一起自殺,但最後也沒有做到。我們多次拜託了警察等部門希望他們讓三兒子住院,但是也沒有實現。我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事發已過去半年,被告談到自己的心境時說道:“現在想來,我們應該控告三兒子對家人的暴力行為,讓他在社會中重新做人。即使害怕三兒子的報復,為了三兒子,我們也應該那樣做。”
  東京地方法院立川支部於11月21日下達了判處被告有期徒刑3年緩期5年執行的判決結果。此前,檢察廳方面要求的是6年的刑期。
  審判長表示:“對於你剝奪被害人生命一事是無法正當化的,但是這其中的確有相當不得已的苦衷。在被害人人生的岔路上,被告作為一名父親盡到了自己的全力。”
  隨後,審判長繼續說道:“本來打算保護家人的你最後卻作出了最傷害家人的行為。今後,請多與家人商量,改變自己的想法。”
  被告筆直地站著聆聽審判長的宣判。被告妻子的啜泣聲一直迴響在法庭。

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日本國內,2400萬人是窮人.......日本兩院的世家


民主國家的首相不好當: 給毛內閣的一些參考意見
好好地為何解散國會?日本自民黨是 完全執政,好好的,黨魁兼首相,安倍,卻宣布解散國會,舉行第47屆眾議院改選
理由,回應民意, 其實,是為了讓窮人有口飯吃
國家快要破產了,加稅,可是一旦加稅,窮人如何是好?
日本消費稅原本從5%加到8%,按照46屆眾議院的決議,要繼續加到10%,我讀【文藝春秋】的專題, 由輕部謙介撰寫的分析才知道,原來,日本國內,2400萬人(相當於台灣總人口啊)是窮人,快要活不下去了,不可以硬是實施
但是國會決議啊? 可以,解散國會, 重選議員,重新鄭重制定消費稅政策
人家是這麼重視民意啊! 窮人也是人啊!
為了回應民意,さらに、財政再建、安倍総理大臣は、解散國會再來選一次
Apart from some opportunities in a tiny lobbying industry, there are few prospects for cast-aside politicians in Japan. So an approaching snap election on December 14th is sparking anxiety in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LDP)—except, that is, among a swelling class of politicians who owe their positions in no small part to family connections http://econ.st/1xSi50A

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北美孔子學院風波可能蕩滌日本


特寫:北美孔子學院風波可能蕩滌日本
童倩BBC中文網駐日本特約記者(日本孔子學院現狀報道系列之一)

2014年 12月 6日分享
中國贈送的孔子像立於早稻田大學大隈庭園的一片小樹林裏,不走進小樹林去看並不會映入眼簾,非常符合儒家思想:不強加於人(BBC中文網駐日本特約記者童倩攝)。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克里斯托弗·史密斯在國會聽證會上要求國會調查中國孔子學院的事務,突出了過去半年來孔子學院在美國和加拿大開始遭遇抵制的風波可能升級。

至今在日本顯得平安無事的孔子學院是否受影響呢?早稻田大學現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天兒慧教授周五(12月5日)對BBC中文網記者說:「我想會受影響。當中國打算在日本全國鋪開孔子學院時,北美的風波令孔子學院是中國宣傳、活動機關的形像更強烈,會令日本躊躇。」
日本唯一研究型學院

孔子學院目前在日本12所私立大學裏設立,此外還有一些非設立在大學內部的孔子學院,總數一般估計可能超過20間。日本所有的孔子學院幾乎都是教授漢語的語言學校,只有早稻田大學內的孔子學院是研究型學校。

天兒慧說,早稻田大學早就有漢語或中國文化課,也與中國北京、清華重點大學有交流,當初中國要在早稻田設立孔子學院時,大學內有很強的抗拒感,「但中國領導層強烈要求,早稻田大學同意孔子學院作為研究專門知識的機構設立,對大學來說是個無所謂的存在,學院至今也沒出什麼研究成果。倒是孔子學院設立後,中日關係惡化,孔子學院無論如何擺脫不了被視為中國外交、宣傳場所的形像,所以在早稻田始終低調」。早稻田大學現代中國中國研究所所長天兒慧認為,北美孔子學院風波會令日本躊躇該不該設立孔子學院(BBC中文網照片)。

BBC記者走訪早稻田孔子學院時,正值學校上課時間,校園裏人聲鼎沸。孔子學院所在的早稻田22號館電梯裏,聽到各國語言的學生湧向各層教室上課,只有7樓靜靜一隅的孔子學院事務所和會議室雖透著燈光,但記者站在門外拍照約10分鐘都不見有人進出或經過。
設立的顯著政治背景

早稻田大學2007年與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小組辦公室簽署成立孔子學院協議書時,是中國在海外設立的第7間孔子學院,中方時任中國外長的李肇星、駐日大使王毅等出席儀式,日方前首相森喜朗、前經濟產業大臣小淵優子等出席儀式。

在早稻田大隈庭園的一片小樹林裏,矗立著一尊孔子像,像下標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人民政府2008年5月」的字樣。據旅居日本的孔子第75代孫、世界孔子協會會長孔健對BBC記者說,「這尊像是2008年5月胡錦濤訪日時本來送給時任首相福田康夫的,當時胡錦濤原定在東京大學演講,不料事前東大忽然拒絕,於是急忙改在早稻田,福田也就把這尊像轉送給他的早稻田母校」。早稻田大學內的孔子學院標記只有在22號樓的電梯指示牌和7樓兩扇門上才找得到(BBC中文網照片)。從早稻田大學孔子學院牆上貼的中國文化廣告來看,京劇似乎也是研究的內容(BBC中文網照片)。

孔健還指創設孔子學院的主意其實是來自日本的大學建議。請看下回報道。

(責編:蕭爾)

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東日本大地震後重建工作的「民眾之家」

民眾之家——來自建築家伊東豐雄的訊息
[2013.05.17]其它語言: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
建築可以為東日本大地震後的重建工作做些什麼呢?為了回應建築學的根本問題,「民眾之家」應運而生。讓我們通過伊東豐雄先生主導開展的這一項目,一同來思考21世紀建築的意義。
伊東豐雄
伊東豐雄ITÔ Toyo建築家。生於1941年。 1965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系建築科。主要作品有仙台mediatheque、TOD'S表參道大廈、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八王子校區)、2009高雄世運主場館(臺灣)、今治市伊東豐雄建築博物館等。目前正主持著臺中國家歌劇院(臺灣)、民眾之森岐阜Mediacosmos(岐阜縣)等項目。曾獲得過日本建築學會獎作品獎、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金獅獎(場館獎)」、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RIBA)皇家金獎、朝日獎、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等獎項。2013年,榮獲了被譽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茲克建築獎。

重新探尋建築原點的項目

東日本大地震已過去兩年時間。在海嘯中遭受了重創的沿岸地區,廢墟清理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然而,搬遷到臨時住宅中的人們仍然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和肉體負擔,失去社區的災民們日趨孤立的問題也已經變得越來越嚴峻。
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災害,建築家能夠做些什麼呢?
岩手縣陸前高田市
為了回應這樣的聲音,地震發生後不久,建築家伊東豐雄先生就迅速行動起來,在過去兩年間堅持圍繞兩個項目開展了許多相關工作。一是作為顧問參與制定了岩手縣釜石市的重建計劃;二是向隈研吾、妹島和世、內藤廣、山本理顯等建築家發出呼籲,共同成立「歸心之會」,創建了「民眾之家」。
顧名思義,「民眾之家」就是民眾的集會場所。據說,看到災民們被迫在臨時住宅中忍受孤獨的煎熬,伊東先生下定決心——「要創造一個場所,讓失去家園的人聚在一起,吃喝談笑,相互撫慰心靈」,並且希望「大家以民眾之家為據點,共同暢談應該如何建設自己的家園」。
東日本大地震破壞了基於近代合理主義和市場經濟價值觀建立起來的城市和建築,也從根本上嚴重動搖了相關的社會體系。面對這一慘狀,伊東先生不禁向自己提出了一些根本性的問題——「建築是什麼?建築是為誰、為何而生?」。「未來的建築必須改變」。「民眾之家」凝聚了他這種毅然決然的意志。
目前,岩手縣和宮城縣分別建成了三座「民眾之家」,還有多座尚處在建設途中。儘管每座建築的設計各有差異,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來源於建造者和使用者的共同思考。各位建築家傾聽了居住在臨時住宅中災民的要求,產生共鳴的設計者、學生、施工者和居民們齊心合力完成了建造工作。換言之,「民眾之家」也是「出自民眾之手、為民眾而生」的建築。

榮獲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金獅獎(場館獎)

日本館會場 圖片提供:國際交流基金 攝影:畠山直哉
在2012年舉辦的第13屆威尼斯雙年展的國際建築展中,岩手縣陸前高田市的「民眾之家」亮相日本館。主題是「建築,能否在此實現(architecture. possible here? home-for-all)」。展覽以模型為中心,採用紀實手法介紹了約1年時間的討論和製作過程,展示了將近120個方案模型最終凝聚為一個建築的形態。該展示內容被評價為「超越了單純建造建築物這一層次的建築」,日本館獲得了最高榮譽金獅獎。
在參展之前,擔任日本館總策展人的伊東先生指示乾久美子、藤本壯介和平田晃久三位年輕建築家共同開展陸前高田市「民眾之家」的設計工作,並邀請原籍該市的攝影家畠山直哉也參與其中。多名建築家共同設計一個建築的情況極其罕見。因為每一名建築家都追求獨出心裁,如果讓他們共同建造一個建築,很可能造成理念不明確,最終形成一個妥協和退讓的產物。然而,伊東先生大膽地要求年輕建築家們「深入展開討論」,並為他們的交流保駕護航。
建築家伊東豐雄先生
通過數量龐大的方案模型和模型上標注的意見,我們就能想像那幾位身負重託的年輕建築家們曾經的苦惱。無數的想法被釋放出來,因為不能達成共識,就又回到了起點。平田先生回憶道:「剛開始,三個人都在比拼個性,希望在建築的形式中創造新東西——這種意識一直在空轉。我們似乎都忽視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建築如何才能被災區接受。」
平田晃久先生提出的方案模型。左邊是最初的方案。右側是最終方案之前的最後一個模型。中間是在兩者之間提出的方案模型。圖片提供:株式會社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超越自我的意志創造建築

建築家平田晃久先生
臨時住宅的負責人菅原Mikiko女士的出現為打破僵局帶來了轉機。原本計劃是要建在臨時住宅用地上,但菅原女士卻說「我發現了一個好地方」,將大家帶到了她所說的新地方。那是海嘯沖毀一切後形成的平地與阻擋了海嘯步伐的山崗交界之地,只要登上這片微微隆起的坡地就能看到大海。據說菅原女士「希望在這裏建造一個標誌性的建築,將分散在陸前高田各處的社區再次聯繫起來」。
平田先生表示「我感到能將人們聚集起來、兼顧「社會的起源」與「建築的起源」的方案正呼之欲出」。「當我們意識到建築需要承擔的作用和共同的目標後,討論過程中不再出現對立,一躍邁進到了最終方案的階段」。
完工後的建築,四周佇立著眾多根直徑約60cm的粗大原木,建築本身聳立其中,構成了如同望樓一樣的形態。從遠處觀望也十分醒目,象徵著重建新生的19根支柱選材自因海水倒灌造成土地鹽鹼化而枯死的當地樹木——「氣仙杉」。一樓建有廚房和配備了柴火爐的土坯房,還有簡易坐席,二樓建有小巧的和式房間,外圍建造的螺旋狀樓梯一直通向眺望臺。
陸前高田市「民眾之家」的外觀和室內
小巧玲瓏的空間彷如纏繞在柱子上一般自然連貫,室內與室外的界限十分朦朧,光看圖紙或照片始終難以想像這種獨特的構造。不過,只要身臨其境,就能感受到那種不可思議與舒適愜意。據說,這種空間結構來源於針對聚會方式與人們活動的細緻觀察。
參展藝術家。左起依次為乾久美子、伊東豐雄、平田晃久、藤本壯介、畠山直哉。圖片提供:國際交流基金 攝影:畠山直哉
伊東先生評價稱:「儘管之前不知道最終會得到什麼效果,但在通過交流對話逐步推進建設的過程中,他們三人超越了作為建築家的自我意識。」這既是融入了建築家鮮明個性的建築,卻又並未受到個人創意的束縛,實現了更加完美的效果。這一過程讓人聯想起多人接力創作的「連歌(兩人以上交互吟詠和歌上句和下句的詩歌形態——譯註)」。
如果沒有大地震這樣一種特殊背景,就不可能誕生「民眾之家」。不過,或許可以說,我們通過這一過程向全世界傳遞了一個普遍性的課題——「建築為誰、為何而生」。
伊東先生表示:「與2002年以個人身分在威尼斯雙年展上獲得金獅獎相比,此次獲獎更令我倍感欣喜。」
我們甚至可以認為,3.11以後,日本人的內心深處萌生出了重視人際關係的心理變化。
正因為如此,揭示建築潛在可能性的做法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撰文:加藤純(建築作家)
攝影:KODERAKEI

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Japan set one of the world’s highest tariffs for renewable energy in 2012,

Japan set one of the world’s highest tariffs for renewable energy in 2012, as part of a bid to live without atomic power following the Fukushima disaster. The promise of such a high guaranteed price triggered more than 1.2m applications, mostly for solar-power installations. Japan’s power utilities say they are overwhelmed and have revolted http://econ.st/15OHmSX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日本 經濟為何越救越糟(殷乃平)

蘋中信:經濟為何越救越糟(殷乃平)

2014年12月03日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藍軍慘敗,政壇大地震。東鄰日本,似乎也不遑多讓,安倍經濟學失利,日本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為-7.3%,第三季為-1.6%,國際上連續兩季經濟負成長就叫做經濟蕭條,因此一時之間日本國內、國外的學者、媒體、政客群起攻之。美國的《Foreign Affairs》雜誌稱之為巫毒經濟學(Voodoo Abenomics);有人直指安倍經濟陷入死亡漩渦,難以自拔;更多的人指出蕭條出現,證明安倍經濟學失敗,未能挽救日本經濟;而學術界則批評安倍用錯藥方,使日本病況更加複雜難治。
今年9月日本央行的民調中,有48.5%的人認為安倍上台後的生活變得更糟,只有5%的人認為變好。在這種背景之下,安倍憑著尚存的39%的民意支持度,毅然宣布解散國會,訂於12月14日提前改選。一般認為這是日人對安倍經濟學的公投,日本選民如何回應,尚無法預料,但是日本經濟是病得更重了。
到目前為止,大家看到的是安倍的第一支箭──寬鬆的貨幣政策,目的在促使日幣貶值,改善貿易赤字,同時,消除民間的通貨緊縮,提高有效需求。
前者,從安倍接任首相以來,日幣貶值近40%,但是年貿易赤字仍有11兆日圓,今年9月赤字為9580億日圓。問題出在島國經濟,貨幣貶值出口增加,進口成本同時提高。其中,福島核災後,進口能源比重大,支出增高;而在全球化的供應鏈環境下,日本產出的主要零組件多來自外地,增加出口的效益因此打了折扣,結果是進口大於出口,貿易未能改善,連續27個月出現赤字。
更糟糕的是以出口為主的大商社因貶值獲利,彼等海外獲利匯回日本,又因日幣貶值而提高,股價飆升,中小企業則飽受進口成本上升之苦,而小市民的生活成本亦因之大增,社會整體需求不增反減,貧富差距拉大,成為明顯對比。 

盼物價跌延遲消費

同時,原欲經由貨幣增加,在2年內使物價提高到2%,解除經濟緊縮壓力。但是實質所得減少,人們預期物價下跌而延遲消費,儲蓄率未降,緊縮性惡性循環仍存。為改善財政狀況,今年4月1日消費稅率由5%提高到8%,消費者物價指數一下由1.7%跳到3.4%以上,雖說CPI已超過日本央行目標的2%,但是產生的經濟緊縮效果更強,甚至有低所得家庭出現負儲蓄的現象。
社會總需求衰退,是日本連續兩季GDP下滑的主因。識者指出財政緊縮政策與貨幣寬鬆政策衝突矛盾,是安倍經濟對抗通縮失敗的主因。
日本央行的量化寬鬆(QE)至今已經有13次,美媒體估計日本央行每日QE的金額已高達150億美元,與美國Fed每月850億相比,手筆大得多。估計日央行持有的股票與證券化債券已高達7兆日圓。放出來的眾多資金仍然未能刺激消費需求,反而不斷製造股市泡沫,而日本的財政赤字已超過1000兆日圓,令人嘆為觀止。美國的QE開始退場了,日本的QE還不知道要玩到幾時,在安倍經濟學下如何解套?將是另一個難題。
總之,有人說,這是政治人物用政治手段來解決經濟問題,當政治利益置於經濟之上時,就治絲益棼,經濟越救越糟。歐盟如此,日本亦如此,台灣過去不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