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符號帝國 Roland Barthes


符號帝國(完整導讀版,詹偉雄導讀)------漢譯本可能數個,因為90年代前未加入版權公約。
L’empire des Signes
作者: 羅蘭.巴特
原文作者:Roland Barthes
譯者:江灝
內容簡介
  當欲望跌進一條死巷,東京打開了千百個出口。
  一九七○年,巴特宣稱日本將是符號產製與消費的終極國度。
  如今,將此書置於日本戰後重新崛起、各類商品風行全球的脈絡,會發現巴特或許無心插柳,卻極為精準地預言了日本當代文化經濟的核心構成:操作符號、製造意義、深植人心。
  這對與日本有著深刻複雜關係的我們來說,正是重新探究日本有別於歐美、「另類現代性」的一個閱讀起點。
  日本是書寫的國度,羅蘭.巴特在日本邂逅了最貼近他理念與狂熱的符號系統。
  日本最能遠離西方符號驅力在我身上引發的一切厭惡、惱怒、拒斥。日本的符號很強烈:令人激賞地井然有序、安排得宜、標示清晰,保有自主,從不西化或理性化。日本的符號是空的:它的符徵逃逸了,在這些無償支配一切的符徵深處,無神、無真理、無道德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到處揭示著這種符號呈現出來的優越特質、高尚的自我肯定及情欲魅力,一切表露在物品及最微不足道的舉止(那些我們通常視為毫無意義或庸鄙不堪的行為)之中。因此,符號場域將不會透過它的制度面來探求:重點不在於藝術、民間傳說,甚至是「文明」(我們不會將封建日本與現代科技的日本互為對比)。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都市、商店、戲劇、禮儀、庭園、暴力;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幾個動作、幾道菜、幾首詩;我們要探索的主題,是臉孔、眼睛,還有畫筆。這一切,乃是運筆寫下,而非畫下來的。
―羅蘭•巴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