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日本老片好滋味

舊情綿綿 ──日本老片好滋味

  • 2009-05-22
  • 中國時報
  • 【李黎】

 那真是一個特別的年代:戰爭的創痛猶鉅傷痕猶新,經濟尚在掙扎起步,然而一個絢麗的電影時代開始了,那樣千般剛烈又萬般溫柔的光芒持續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消逝之後偶現的閃爍光點只令人更加懷念那個永遠不再的年代。

 對於一個從小到大看了幾十年電影的資深影迷,昔日的煩惱是錯過了電影院的公演就是永遠錯過了,期待若干時日後重映的機會比重逢訣別了的情 人還渺茫。那份遺憾真是足以入詩的。待到影帶、影碟日益普及之後,這份詩意的遺憾從此不再;尤其許多經典名片用了高科技方法修復、製成DVD,網上訂購方 便無比,如今已經很少有找不到的電影了。

 鄉愁,甜蜜憂傷

 可是有時回頭看一些變成經典的老電影,竟會有「走味」了的感覺,幾乎要懷疑自己記憶是否可靠了。不過我看日本的老電影就很少發生這種情 況,反而常是看出更多的滋味來。前些時又把小津安二郎的「晚春」 細看一回,一縷像鄉愁般遙遠而甜蜜的淡淡憂傷拂之不去──何以看日本老電影會讓我生起鄉愁,只有自己知道,也只有小津的電影做得到吧。

 暫且擱下個人的心境和喜愛不談,日本老電影之迷人如陳年佳釀,而新片佳作在質與量上始終難以比得過老電影,其實跟日本電影業的盛衰歷史有 關。從戰後到整個六○年代是日本電影的全盛時期,今日所公認的經典名片幾乎全出自那二十多年;而影史上地位屹立不可動搖的大師們的頂尖作品也全出現在那段 時光。其後就氣勢遞減,佳片寥寥可數了;而且奇怪的是這個現象跟經濟成長無關──甚至可以說是反其道而行﹕反而是日本成了經濟超強大國之後電影業變得乏善可陳了。也難怪影迷們總覺得日本電影是越老越可愛。

 影評,沙裡淘金

 由於長年居住國外,有幸能夠趕上在電影院觀賞的日本影片自是寥寥無幾,而且在歐美看日本電影是跟隨西方人的選擇,此間的「藝術電影院」──也就是專放外國片和非美國主流電影的地方,選擇的日片多半是口味較為濃重的,以致黑澤明獨領風騷,小津難得幾個洋人知道。所以我看日本電影得靠自力更生,大多數是聞名已久之後找來DVD補課的。

 影迷們從前的苦惱是失諸交臂的遺憾,如今的煩惱卻是人生苦短時間有限,鋪天蓋地而來的各國各類型的名片老片新片,何從下手,無所適從之際,可能又形成另一種難以取捨的遺憾了──所以參照信得過的影評人的指點,是沙裡淘金的好方法。

 所幸我十多年前就有了舒明的「日本電影風貌」 (1995,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作為選看日本電影的參考和指南。舒明是香港影評人,日本電影專家;他在2007年還出了「平成年代的日本電影」,我因 為對日本新電影尚未涉及,所以還沒來得及讀。而就在此時,舒明又有一本關於日本電影的新書出版,這次是和鄭樹森合著的「日本電影十大」(印刻文學,2009年5月)。鄭樹森是比較文學教授,他的「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2005,台北洪範)是一本足以作為電影文化教科書的著作;這樣的兩家聯袂點評「十大」,當有看頭。

 舒明和鄭樹森在這本書裡採用了一個很「日本」的形式──對談,來討論日本電影(限於劇情長片)的「十大」﹕十大導演(其實有二十名)和他 們的代表性佳作、十大名片,還有「電影旬報」和「文藝春秋」在不同年代票選出的「十大」、「百大」等等排名榜。兩人一個是專攻日本電影的行家,一個是比較 文學和文化現象的學者,對談擦出的火花既有英雄所見之同,也有彼此互補之處。

 對談,相得益彰

 他們參照日本多年來「電影旬報」、「文藝春秋」等刊物舉辦的大型票選而出的各種排名榜,同時也考慮到日本內部並不統一的意見,以及國際欣賞口味和看法的出入;加上兩人對重要的世界導演和電影作品都有足夠的認識,便可以從自己的「非日本觀點」和國際性的角度,再參照日本的排名來重作評估。兩人固然有很好的默契和共識,但到底是兩個頭腦而不是一個,所以對談討論便成了極有特色的書寫方式。

 特別有意思的是他們提出對「大師」的嚴格要求──以他們共同設定的標準,一位「大師」級的導演需要的條件是﹕1、鮮明的風格,2、圓熟的 技巧,3、具有個人視野,4、創作持久,同時作品還要有5、豐富的產量和6、多元的題材。而大師的作品,也有「傑作」(masterpiece)、「佳 作」(near masterpiece)以及「水準之作」的區分。我覺得這樣的要求值得推廣,不應僅限於電影,也可以用在其他的藝術領域裡;但願如此可以避免「大師」、 「傑作」頭銜氾濫成災的現象。

 十大,各擅勝場

 最好看的部份當然是逐部討論大師的名作,同時兼及其他佳作,涵蓋了個人和作品承先啟後的歷史性;所以針對每一位的討論都可以當成獨立篇章來讀。鄭、舒兩人的談話方式令我想起美國70-90年代最受歡迎的影評節目──兩位資深影評人Siskel and Ebert在電視上對談評論新上演的電影;他們的對話就有這份「現場感」,讀起來很過癮。談到的片子,若是看過的可以在閱讀時心中默默加入他們的談論,沒看過的則可以考慮要不要找來看。

 說了半天,他倆心目中的十大日本導演是誰?名單在此──黑澤明。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並列第二名)。木下惠介、市川崑、成瀨巳喜男(並 列第四)。今村昌平。小林正樹。山田洋次、新藤兼人(並列第九)。後面四位算是比較新的導演,雖然50、60年代就有作品,但代表作都是70年代後的了。 (2000年「電影旬報」選出的20世紀日本導演排名榜,前四名黑澤、小津、溝口、木下都與鄭舒的名單一致,第五到第十依次則是﹕成瀨巳喜男、山田洋次、 市川崑、內田吐夢、大島渚、深作欣二。)他們還談到另十位及兩位「遺珠」,就把名單全面概括了。

 然後是十大導演每個人的一部代表作。再經討論──有的早有一致的定論,有的還是略有爭論,從先前共同選出的「傑作」中挑出一部大師最有代 表性的頂尖之作。按照前面的導演名單順序呼應,這十部電影是﹕「七武士」、「晚春」、「元祿忠臣藏」、「卡門還鄉」、「細雪」、「女人踏上樓梯時」、「日 本昆蟲記」、「切腹」、「兒子」、「午後的遺書」。

 想看,時間苦短

 限於每位導演必得選一部又僅只能選一部,我認為這樣形成的名單反並不能等同為「十大佳片」的首選。倒是書的最後一部份「名單及片目」,收 入了不同的排名榜在不同年代票選出的導演「20強」、「50強」,和電影「百大」;其中「電影旬報」在1999年選出的「百大」的前十名,不受十大導演一 人一片的限制,結果竟與鄭、舒二家的名單大相徑庭;而小津的「晚春」竟連「百大」都未進入,也可看出日本文化界的大型票選結果與兩位中國影 評人口味的出入。這十部高居「百大」榜首的影片是﹕「七武士」(黑澤明)、「浮雲」(成瀨巳喜男)、「飢餓海峽」(內田吐夢)、「東京物語」(小津安二 郎)、「幕暮太陽傳」(川島雄三)、「羅生門」(黑澤明)、「赤色殺意」(今村昌平)、「無仁義之戰」系列(深作欣二)、「二十四隻眼睛」(木下惠介)、 「雨月物語」(溝口健二)。

 並無例外也不出人意外的,排在榜上前頭遙遙領先的還是那幾位已經走進歷史的名字,伴隨著他們那些部多半會召喚鄉愁的黑白片,和看到片名便 升起綿綿舊情的老電影。那真是一個特別的年代﹕戰爭的創痛猶鉅傷痕猶新,經濟尚在掙扎起步,然而一個絢麗的電影時代開始了,那樣千般剛烈又萬般溫柔的光芒 持續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消逝之後偶現的閃爍光點只令人更加懷念那個永遠不再的年代。

 面對這些名單這些片目,只覺影海茫茫,竟還有那麼多尚未看過的、時日久遠淡忘了需要重看的、以及看過但還想再看的電影……唉,影迷們甜蜜的苦惱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