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1日 星期三

夏普夏普今天宣布在堺市的工廠已經停止電視用液晶面板的生產2024.08.20。2016 選擇鴻海:度量日本社會價值觀


Joel來談日本

夏普今天宣布在堺市的工廠已經停止電視用液晶面板的生產。這也代表日本國內最後一個電視用大型液晶面板的生產基地正式關閉,為日本製造電視用大型面板的歷史拉下帷幕。儘管工廠仍將進行面板的後續處理工作,例如安裝電路和偏光板等,但面板的生產在今天正式結束。
夏普的CFO小坂祥夫在8月初的財報會議上曾表示,計劃在2025年3月底前完全耗盡堺工廠的電視用面板庫存,並將液晶面板業務集中在三重縣和石川縣的工廠,專注於生產智慧手機和車載設備用的中小型面板。關於堺工廠的未來,夏普計劃將其轉型為人工智慧(AI)數據中心,目前正在與軟銀和KDDI等公司洽談合作事宜。
夏普的液晶面板事業始於1988年,當時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液晶電視。1994年,夏普建立了TFT彩色液晶面板的新工廠,奠定了液晶電視的基礎。隨後,在2000年代,夏普推出了AQUOS品牌,並在液晶電視市場中確立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近年來由於競爭激烈和經營困難,夏普決定於2024年5月結束電視用液晶面板的生產。
根據美國調查公司DSCC的數據,2023年全球電視用液晶面板市場中,中國的京東方科技集團(BOE)等廠商占據了主導地位,夏普以7.9%的市佔率排名全球第五。
資料來源:日經新聞、Sharp Japan
可能是地圖、平面圖和文字的圖像
所有心情:
229
20
留言
分享



夏普選擇鴻海度量日本社會價值觀

  • 4小時前
日本大型電機公司夏普(Sharp)董事會決定接受台灣大型電機企業鴻海7000億日元(約60億美元)援助Image copyrightReuters
Image caption日本政府反對企業技術外流的政策和夏普公司所在的大阪街頭市民發出遺憾的輿論壓力等,都令夏普正面臨困擾。
日本大型電機公司夏普(Sharp)董事會決定接受台灣大型電機企業鴻海7000億日元(約60億美元)援助,以至於夏普被鴻海事實上收購的消息震撼日本官民不到一天,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周五(2月5日)一早就現身大阪夏普總部,郭台銘對守候在那裏的記者群說:「希望今天下午兩、三點前後就能簽署最終合約」。
郭台銘的舉措被日本各大主流傳媒解讀是在日本半官方機構「產業革新機構」向夏普提出援助方案和日本政府反對企業向海外流出高科技的政策可能最終阻止夏普高科技外流前,鴻海防備「夜長夢多」的對策。
雖然周四夏普表明可能接受鴻海支援後,「產業革新機構」所屬的經濟產業省雖然公開表態不會向夏普提出新援助方案,經濟產業大臣林幹雄一邊表示「靜觀夏普決定」,一邊強調「產業革新機構是促進開放、革新的作用,夏普理解產業革新機構從這個觀點作出的提案」,但日本政府反對企業技術外流的政策和夏普公司所在的大阪街頭市民發出遺憾的輿論壓力等,事實上都令夏普正面臨著困擾。

日本電機業難

夏普經營艱難,在日本幾乎是大部分電機公司的縮影。去年東芝粉飾決算來蒙騙股東的醜聞曝光,揭開了日本各大電機公司在國內市場接近飽和狀況、國際市場受韓國、中國等廉價家電競爭處於劣勢局面下的苦撐窘境。一名前東芝高管對BBC中文網記者說明東芝粉飾結算的問題說,「其實很多電機公司都這麼做,只是東芝近年做得過了頭」。
1912年創業的夏普上世紀末曾因開發平板液晶電視成功,有過近10年風光。但隨著開發手機液晶部件落伍,2012年因經營艱難,與鴻海有過合作生產液晶、對抗韓國三星產品的協議,後來隨著夏普股價下跌,又與鴻海生出糾紛,鴻海參股在外界看來不了了之時,周四忽然傳出事實上被鴻海收購的消息,震驚日本官民。

馬兒跑要吃草

夏普去年4至12月的三個季度中,因主力液晶事業不振,赤字1083億日元(約9億美元),在此之前,夏普因經營艱難,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求助時,產業革新機構最終提出要求夏普的主力銀行瑞穗銀行和三菱東京UFJ銀行援助最大3500億日元的援助方案,附帶條件是把夏普液晶部門分割,然後與日本生產中小型液晶的JDI公司合併,務求集中和提升日本液晶技術能力,但合併後基於在液晶市場所佔份額巨大,可能還存在是否違反《禁止壟斷法》,需要審核。
日本各大傳媒周四紛紛把鴻海的背景翻透,Image copyrightEPA
Image caption日本各大傳媒周四紛紛把鴻海的背景翻透,相信鴻海收購夏普,目的是看凖了夏普技術,尤其是太陽光發電等技術(資料照片)。
對夏普來說,此一方案將令企業面臨著大裁員等痛苦前景,而且在郭台銘1月底到訪大阪夏普總部,提出7000億日元的援助金額,並且不分割公司,確保夏普員工無需遭遇重大痛苦時,產業革新機構的援助方案就顯得苛刻。
在產業革新機構決定方案期間,一些輿論還警告產業革新機構不要忘記援助瀕臨破產企業的事業是動用納稅人的錢等,相信也是產業革新機構條件苛刻的原因。

現實逼出抉擇

日本各大傳媒周四紛紛把鴻海的背景翻透,除了說明鴻海在中國的事業外,也指出鴻海迄今為止已有生產美國蘋果(Apple)和日本索尼(Sony)等產品的能力,只是持有的技術劣於日本和韓國。所以相信鴻海收購夏普,目的是看凖了夏普技術,尤其是太陽光發電等技術。
在大阪,街頭廣泛的反應是「很可惜,畢竟是大阪的百年企業」,但對於讓外國企業收購好不好的問題,一般的反應也是「那沒辦法」、「很無奈」,不過仍有些意見是「最好還是留在國內」。
而夏普員工的反應既有「茫然,走著瞧」,也有「不會大裁員,維持現狀就好」的意見。
各大日本傳媒儘管盯著夏普與鴻海的下一步,但顯然都自覺地避免發表意見左右結果,包括意見相對激進的《產經新聞》在內,日本六大報紙周五的社論全都迴避議論夏普問題,顯示了在夏普問題敲定前,對日本企業在謀求生存空間時,是否能謀求海外援助對象,輿論和傳媒已能克制地提供思考現實的空間。
(責編:蕭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