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以日為鑒 無為而治
今年初,政府樂觀估計全年GDP可望到達3%的成長。可是希望不等於現實,下半年,各種經濟分析全面下修今年GDP成長率,其中以台經院最悲觀,本月5日宣布下修至1.93%,政府從「保二總隊」變成「保一總隊」。財政部長張盛和上個月底在立院坦言:「保二可能要努力」。
舉債拼經濟害不振
經
過金融危機的這5年,我們發現政府越花錢拼經濟,經濟越疲軟。於是回頭看日本經濟失落的20年,發現1970年代日本高速成長,政府積極介入的角色功不可
沒;但經濟引擎熄火後,日本財經部門做出的各種努力都沒有用處,於是,日本政府只好採取消極不作為的態度,不再浪費資源,放棄了大量公共支出可以刺激經濟
復甦的凱因斯迷思。
日本官僚的經驗證明「事緩則圓」的傳統智慧。過去40年內日本克服2次重大且顯然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靠的不是解決而是拖延。按以往經驗,拖延並非不理性的策略,反而合乎邏輯,因為在日本無論政客、官員、企業領袖和知識菁英,最優先的項目都是社會,而非經濟。
有經濟學者研究發現,日本官僚在1950末期推動縝密精算後的「無為而治」,反而達成經濟的重大成就。然而,1980初期,日本經濟出現溫和的減 緩,驚慌的官僚忘記事緩則圓的智慧,投入驚人的資金以刺激經濟,結果導致預算赤字狂飆、股市房市猛漲、銀行游資充斥……最後泡沫破滅,開始長達20年的失 落期。1990年代初經濟泡沫已破滅,但日本官員為提振景氣仍積極作為,再度投進龐大的公共資金,遠超過美國在「新政」時投入的全部金額,努力拉抬股價、 房地產價、消費和資本投資,但毫無效果,徒然多了很多蚊子館、沒人需要的橋樑、道路以及高築的債台,類似今天的台灣。
日本官僚的經驗證明「事緩則圓」的傳統智慧。過去40年內日本克服2次重大且顯然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靠的不是解決而是拖延。按以往經驗,拖延並非不理性的策略,反而合乎邏輯,因為在日本無論政客、官員、企業領袖和知識菁英,最優先的項目都是社會,而非經濟。
有經濟學者研究發現,日本官僚在1950末期推動縝密精算後的「無為而治」,反而達成經濟的重大成就。然而,1980初期,日本經濟出現溫和的減 緩,驚慌的官僚忘記事緩則圓的智慧,投入驚人的資金以刺激經濟,結果導致預算赤字狂飆、股市房市猛漲、銀行游資充斥……最後泡沫破滅,開始長達20年的失 落期。1990年代初經濟泡沫已破滅,但日本官員為提振景氣仍積極作為,再度投進龐大的公共資金,遠超過美國在「新政」時投入的全部金額,努力拉抬股價、 房地產價、消費和資本投資,但毫無效果,徒然多了很多蚊子館、沒人需要的橋樑、道路以及高築的債台,類似今天的台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