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支那」 ,從何而來?


日本史稱中國為「支那」 ,從何而來?

中日之間2013年10月28日
「支那」一詞在歷史上曾包含貶義,如今卻又重被拾起,甚至並非來自他稱,而是由中國年輕人自稱:在社交網絡等平台上,常常見到有中國人自稱「支那」,其中有譏諷時事、表達憤慨之意,也或多或少潛藏對這一歷史稱謂的迷茫。
海通以降,恐怕沒有一個詞對國人的傷害之深堪與「支那」相比,恐怕連「東亞病夫」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關於這一點,只需翻閱一下二十世紀初中葉的赴日中國留學生文學,便可見一斑。
如郁達夫在小說《雪夜》中曾記述了一段很可能是自身經歷的故事:說 若是去東京小石川區植物園或郊外武藏野的井之頭公園之類的幽雅勝地休閑散步的話,一準會碰到年齡相若的良家少女,「在那裡採花、唱曲、涉水、登高。你若和 她們去攀談,她們總一例地來酬應……這些無邪的少女,這些絕對服從男子的麗質,她們原都是受過父兄熏陶的,一聽到了弱國的支那兩個字,哪裡還能夠維持她們 的常態,保留她們的人對人的好感呢?支那或支那人的這一個名詞,在東鄰的日本民族,尤其是妙年少女的口裡被說出的時候,聽取者的腦里心裡,會起怎麼樣的一 種被侮辱、絕望、悲憤、隱痛的混合作用,是沒有到過日本的中國同胞,絕對想像不出來的。」這些身着吳服的曼妙的「大和撫子」們,對創造社詩人內心的傷害有 多深,在他的另一篇小說《沉淪》中,有淋漓盡致的刻畫:「日本人都叫中國人作『支那人』,這『支那人』三字,在日本,比我們罵人的『賤賊』還更難聽,如今 在一個如花的少女前頭,他不得不自認說:『我是支那人』了……他全身發起抖來,他的眼淚又快滾下來了。」
那麼,就事論事地說,「支那」這個說法究竟從何而來,到底有多邪惡?又是如何在外交等場合遁形的呢?
據已故日本學者、早稻田大學教授實藤惠秀在《中國人留學日本史》一 書中的考證,從語源上,「支那」源自「秦」(Chin)的音變,印度在梵文的讀音後綴上母音,向東傳回中國,向西傳向歐洲。在歐洲,中國被稱為 「China」或「Chine」;唐代的中國僧侶赴印度修習佛法,在當地聽到別人對自己國家的稱謂即為「Chi-na」。後佛典漢譯時,中國便被表記為 「支那」(或「至那」、「脂那」、「震旦」、「振旦」等),並隨佛典東渡扶桑。江戶時代中期以後,開始成為指稱中國的專用名詞。
因此,這個詞彙本身原本是中性,並沒有後來的意識形態化色彩。孫中 山、黃興等人都曾在文章中不經意地使用,梁啟超則用「支那少年」做筆名……。這個詞的「變味」是從明治維新以後與日本大陸政策捆綁開始的,在日本民族主義 坐大成帝國主義的過程中,終於發展成對中國和中國人的人種學意義上的蔑稱。於是,才有了郁達夫的個案及其所代表的幾代中國人「傷不起」的歷史悲情。
「支那」一詞舶來甚早,但真正成為「活的」日文,則是甲午戰爭以後 的事。根據實藤惠秀的《中國人留學日本史》所述:「1895年,李鴻章到馬關議和,結果日本獲得兩億兩白銀賠款及佔據台灣。日本人因此洋洋得意,對中國的 態度變得輕蔑起來。『支那』一詞也從此在日本語言中生根,而且很快便融混了輕蔑之意。」
民國時代,「支那」的稱謂在日本尤其風行。留日學生憎厭日本人開口 「支那」,閉口「支那」,這是由於大部分日本人對中國存有輕蔑之心,因而招致中國人對「支那」這個名稱反感。1930年5月,在整整兩代留日學生不懈的抵 制、呼籲下,民國政府正式對外交部發出訓令,向國際社會表達了堅決禁絕「支那」稱謂的嚴正立場和決心:「中國政府中央政治會議鑒於日本政府及其人民以『支 那』一詞稱呼中國,而日本政府致中國政府的正式公文,亦稱中國為『大支那共和國』,認為『支那』一詞意義極不明顯,與現在之中國毫無關係,故敦促外交部須 從速要求日本政府,今後稱呼中國,英文須寫『National Republic of China』,中文須寫『大中華民國』。倘若日方公文使用『支那』之類的文字,中國外交部可斷然拒絕接受。」
不過,所謂「弱國無外交」,抗議歸抗議,「支那」照用不誤。直至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從日本政府公文和大眾傳媒出版物中消失。著名的京都學派重鎮、京都大學支那學會的機關刊物《支那學》在創刊 27年後,於1947年8月終刊。其後,「支那學」改稱「中國學」(Sinology),「支那」漸成死語。
《中國人留學日本史》的作者實藤惠秀在為書的中文版序言中寫道:「所筆者謹向已故留日學生在天之靈和現在仍健在的留日學生諸君鄭重報告,時至今日,這個非常令人厭惡的名稱已從日本語言中消失了。」
然而,弔詭的是,在東洋已成死語的「支那」卻並未徹底從中國人的口 中絕跡。今天微博上有不少佯稱母國為「支那」、 自己是「支那人」的青年網民,在新浪微博上輸入「支那」一詞搜索,結果有18萬多條,大致而言,使用「支那」一詞的網民多在表達對如今中國政府或中國國民 性的不滿,有將自身排除於中國之意,也有背後頗耐人尋味的玩笑心態。
更早期,也有中國人自稱「支那」的,狀況又如何呢?日本作家有吉佐 和子與華裔英國作家韓素音一樣,是文革時期能出入中國,並享有在內地「自由」採訪特權的極少數外國人之一。據她回憶,1961年,在北京出席一個宴會,旁 邊坐着著名的「知日派」作家夏衍。夏衍用流利的日語問她:「喜歡支那料理嗎?」有吉一驚,竟說不出話來。夏衍見狀接着問道:「咦,你不是會說支那語么?是 在哪兒學的?」女作家在書中不禁感慨道:「連日本人都不得不忌諱的『支那』語彙,卻從大作家夏衍之口說出來,可真是傑作。」

Slowdown in Japan Raises the Pressure on Abe

Slowdown in Japan Raises the Pressure on Abe


TOKYO —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of Japan is now under more pressure to deliver on his much-promoted effort to improve the country’s long-term growth prospects, after a government estimate on Thursday showed that the economy had slowed in the quarter that ended in September.
Recent delays on measures that would liberalize Japan’s labor market or level the playing field for Internet-based start-ups have raised questions about how committed Mr. Abe remains to his proposals, especially when they encroach on powerful vested interests.

According to the preliminary figures released on Thursday by the government’s Cabinet Office, exports and consumer spending displayed signs of weakening after strong overall growth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Japan’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slowed to an annualized rate of 1.9 percent in the quarter, down from 3.8 percent in the previous quarter. Growth had benefited from a bold monetary and fiscal push by Mr. Abe’s government to stimulate the economy.
The slowdown takes some of the shine off what had been a bright spot for an otherwise lackluster year for the global economy. 
“The break from rising share prices appears to have hurt consumer sentiment,” Akira Amari, the minister for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said at a news conference after the release. “Looking forward, I hope domestic demand holds up to bring about a more certain recovery,” he said.
A breather from the feverish stock market rally that hit Tokyo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has slowed luxury purchases. More worrisome, companies have hesitated to start raising wages despite a rebound in their profits, a reluctance that Mr. Abe has taken to complaining about.
Another reason for the slowdown was a drop in net exports. Ever since Japan was effectively forced to close its nuclear reactors after the Fukushima disaster in 2011, its costs for importing energy have soared, hurting its balance of trade. Exports to Asia slowed amid concerns about growth in the region.
A surge in smartphone shipments to Japan also made a dent in the trade balance. The popularity in Japan of Apple’s new iPhone 5S is most likely behind that jump in shipments, Kyohei Morita, chief economist at Barclays, wrote in a report this week.
Marcel Thieliant, an economist at the research firm Capital Economics in London, said that the Japanese economy was likely to regain momentum in the near term, and that the real worries would come after the tax increase.
“An acceleration in growth towards year-end and potentially into 2014 looks likely as spending is brought forward, but demand will surely slump in the second quarter despite the recently announced fiscal stimulus measures,” he said in a note to clients after the data release.
Any further slowdown could move Japan’s central bank to expand its already aggressive easing program. Haruhiko Kuroda, the Bank of Japan governor, has promised that he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especially to cushion the effects of the planned sales tax increase. The government has also promised a spending package of 5 trillion yen, or about $50 billion, to ease the pain of higher taxes.
There is increasing pressure on Mr. Abe to renew his attention to his promised economic overhaul, with some executives saying that the government’s commitment has been slipping.
Hiroshi Mikitani, an e-commerce entrepreneur and early supporter of Mr. Abe’s economic policies, assailed the government this week after it fell short on a promise to relax rules that limit sales of over-the-counter drugs on the Internet. The government has also appeared to step back from measures that could bring more fluidity to Japan’s rigid labor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Tokyo’s negotiations over an emerging Pacific trade pact led by the United States remain fraught, with opposition from an influential farming bloc.
The consequence of relaxed rules for online drug sales is not huge, but a dispute over those rules between a powerful lobby of brick-and-mortar pharmacies and online newcomers like Mr. Mikitani’s Rakuten mall has come to symbolize a wider battle to inject more competition into the Japanese economy.

日本增長放緩,安倍改革壓力山大


東京——日本政府周四公布的一項估計數據顯示,在結束於9月的上季度,日本經濟增速出現放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現在面臨著更大的壓力,需要兌現他大肆宣傳的提振該國長期增長前景的計劃。
一些可以讓日本勞動力市場自由化,或為互聯網創業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的措施,最近紛紛被延後。這讓人們開始疑問,安倍晉三現在對他提出的政策主張到底有多認真,尤其是在這些主張觸動強大的既得利益時。

根據日本內閣府(Cabinet Office)周四公布的初步數據,在今年前半年強勁的全面增長之後,出口和消費支出顯示出了走軟的跡象。日本經濟上季度年化增幅降至1.9%,前一季度為3.8%。這些增長得益於安倍晉三為刺激經濟採取的一項大膽的貨幣和財政動作。
這次放緩讓全球經濟的一個亮點退去了幾分光芒。除了這個亮點之外,今年的全球經濟幾乎一片黯淡。
負責重振經濟的大臣甘利明(Akira Amari)在公布數據之後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不斷上漲的股價突然剎車似乎打擊了消費者信心。」他說,「展望未來,我希望國內需求能夠繼續保持良好,帶來一個更加確定的復蘇。」
今年上半年東京股市暴漲之中發生的短暫停頓,導致了奢侈品銷售的放緩。更令人擔心的是,儘管利潤反彈,企業對漲薪卻一直猶豫不決,這已經引來了安倍晉三的抱怨。
經濟放緩的另一個原因是凈出口的下降。自從2011年福島核災難迫使日本關閉核反應堆之後,進口能源的成本激增,進而損害了貿易平衡。由於對地區增長前景的種種擔憂,面向亞洲的出口已經放緩。
日本智能手機出貨量的激增,也影響了貿易平衡。巴克萊(Barclays)首席經濟學家森田京平(Kyohei Morita)本周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蘋果(Apple)新推出的iPhone 5S在日本非常火爆,這最有可能是出貨量激增的原因。
倫敦的研究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馬塞爾·蒂連特(Marcel Thieliant)說,日本經濟可能在近期重新獲得增長的動力,真正的擔憂將在增稅之後到來。
在上述數據發佈後,他在發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說,「因為支出被提前,在年底之前經濟增長有望加快,而且在進入2014年後也可能保持這一態勢,但二季度需求毫無疑問會下降,儘管最近宣布了財政刺激措施。」
如果進一步放緩,日本央行可能會擴大已經很激進的寬鬆計 劃。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已經承諾,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特別是為了緩和即將生效的提高銷售稅的影響。政府還承諾了一項5萬億日元,約合500億美元的一攬子支 出計劃,從而減輕增稅帶來的痛苦。
一些企業高管說,政府一直在打退堂鼓,在這種形勢下,要求安倍晉三重新專註於他所承諾的經濟改革的壓力正不斷加大。
安倍晉三經濟政策的早期支持者、電子商務企業家三木谷浩史 (Hiroshi Mikitani)本周對政府發出了指責,因為日本政府未能兌現承諾,放鬆對在網上銷售非處方葯的限制。政府似乎也沒有兌現一些可能給日本僵化的勞動力市 場帶來更大靈活性的措施。與此同時,由於來自一個有影響力的農業集團的反對,日本政府有關一項美國主導的新太平洋貿易協定問題的談判仍然不容樂觀。
放寬在線藥品銷售規定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強大的實體藥店遊說團體和三木谷浩史的樂天(Rakuten)商城等電商新貴之間關於這些規定的爭吵,代表了在向日本經濟引入更多競爭的過程中,存在的一場更宏大的鬥爭。
翻譯:王湛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以日為鑒 無為而治

蘋論:以日為鑒 無為而治

更多專欄文章
今年初,政府樂觀估計全年GDP可望到達3%的成長。可是希望不等於現實,下半年,各種經濟分析全面下修今年GDP成長率,其中以台經院最悲觀,本月5日宣布下修至1.93%,政府從「保二總隊」變成「保一總隊」。財政部長張盛和上個月底在立院坦言:「保二可能要努力」。

舉債拼經濟害不振

經 過金融危機的這5年,我們發現政府越花錢拼經濟,經濟越疲軟。於是回頭看日本經濟失落的20年,發現1970年代日本高速成長,政府積極介入的角色功不可 沒;但經濟引擎熄火後,日本財經部門做出的各種努力都沒有用處,於是,日本政府只好採取消極不作為的態度,不再浪費資源,放棄了大量公共支出可以刺激經濟 復甦的凱因斯迷思。
日本官僚的經驗證明「事緩則圓」的傳統智慧。過去40年內日本克服2次重大且顯然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靠的不是解決而是拖延。按以往經驗,拖延並非不理性的策略,反而合乎邏輯,因為在日本無論政客、官員、企業領袖和知識菁英,最優先的項目都是社會,而非經濟。
有經濟學者研究發現,日本官僚在1950末期推動縝密精算後的「無為而治」,反而達成經濟的重大成就。然而,1980初期,日本經濟出現溫和的減 緩,驚慌的官僚忘記事緩則圓的智慧,投入驚人的資金以刺激經濟,結果導致預算赤字狂飆、股市房市猛漲、銀行游資充斥……最後泡沫破滅,開始長達20年的失 落期。1990年代初經濟泡沫已破滅,但日本官員為提振景氣仍積極作為,再度投進龐大的公共資金,遠超過美國在「新政」時投入的全部金額,努力拉抬股價、 房地產價、消費和資本投資,但毫無效果,徒然多了很多蚊子館、沒人需要的橋樑、道路以及高築的債台,類似今天的台灣。

應把市場回歸市場

這 些事件的教訓是:有時拖延、事緩則圓、無為而治,反而是政府的最佳選擇。拚命舉債擴大公共支出以為可刺激經濟回春,是浪費且危險的作法。請政府財經官員以 日為鑒,只執行政府最基本的功能,像是修法、減肥、撙節、維護金融秩序等,把市場還給市場,千萬不要再「努力拼經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