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Yasuhiro Nakasone 1918~2019《政治與人生︰中曾根康弘回憶錄》

Former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Yasuhiro Nakasone has died. He was 101 years old.
Nakasone was born in Takasaki City in Gunma Prefecture in 1918. He entered politics in 1947, winning a seat in Japan's Lower House of the Diet. He held the seat for 20 consecutive elections.
中曽根康弘元首相が101歳で死去 国鉄民営化進める
https://www.asahi.com/articles/ASMCY45NTMCYUTFK00K.html
#中曽根康弘 元首相が死去しました。「 #戦後政治の総決算」を掲げ、 #国鉄分割民営化 などに取り組みました。外交では、「西側陣営の一員」の立場を鮮明にし、レーガン米大統領と「 #ロン・ヤス」の関係を築きました。

2本《政治與人生》:

UDN連名字都搞錯了,是「康弘」而非「康宏」⋯他是東瀛政壇「風見雞」,終戰前,奉調來台服役時在左營待過,故台灣的南方友人不少,曾於1957年以眾議員身份再訪台灣,喜以「結緣、尊緣、隨緣」為座右銘廣結善緣!在世時曾於其發跡處的群馬縣高崎舊居
創立「青雲塾」,自立派系,生前遺著「日本的主張」「政治與人生」等書,前者與李登輝「台灣的主張」書名類同,後者的書名則是與林洋港遺著完全ㄧ樣!可能是台灣兩位大人物都讀過中曾根康弘之書?這是「 日台緣份」*
----
《政治與人生︰中曾根康弘回憶錄》書內相當多日本事情:

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日文研 1987~) 的創設。
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日文研)は、日本の文化・歴史を国際的な連携・協力の下で研究するとともに、世界の日本研究者を支援するという大切な使命をもった、国の交付金によって運営されている大学共同利用機関です。この使命を推し進めるために、国内のみならず国外からの研究者も参加する共同研究を組織し、毎年海外でも各種の国際研究集会を開催しています。また、海外から人文・社会科学の諸分野の研究者を数多く招いて、最新の研究成果や情報に基づく研究協力あるいは海外の研究情報収集なども行っています。
海外の日本研究は、日本との政治的あるいは経済的な関係を反映して、成熟期を迎えた国や地域、成長途上にある国や地域、緒についたばかりの国や地域などさまざまな段階にあります。日文研は、そのような事情を汲み取りつつ、それに見合った形での学術交流・研究支援を行うことで、より正確で奥行きのある日本理解が進むように努力するとともに、研究者のネットワークづくりを進め、今日では他の追随を許さない国内外の日本研究者の重要な研究拠点となっています。
---



中曾根康弘親自跟昭和天皇請教乃木希典臨死前跟皇族三小朋友授課,只有昭和 (長子)耐性聽完課。

司馬遼太郎殉死』(1967年、文藝春秋) - 乃木希典児玉源太郎

司馬が収集した資料については、戦記レイテ戦記の著者大岡昇平が、司馬の著作殉死への評論を通じ、司馬の歴史小説に対し「時々記述について、典拠を示してほしい、と思うことがある」「面白い資料だけ渡り歩いているのではないか、という危惧にとらえられる」と苦言を呈している[18]




政治與人生︰中曾根康弘回憶錄





內容簡介

即使那麼遙遠,也走到了那片,荻蒿之原。

這是作者昭和五十七年(1982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就任內閣總理大臣時的感懷。這是在初次當選國會議員三十五年後、成為率領一派的派系領袖十五年後。作者這個木材廠出身的小子,從朔風強勁的上州,咬緊牙關,不畏風雨,一路走來,終于到達了“蔌蒿之原”。

政治家就像豉蟲一樣。漂在水面上有時同向而行,有時逆向而行,過些時候又會同行。但是,如果游入大河的話,就都會被急流沖走。今天的政敵也許就是明天的朋友。

政治就是一首人生交響曲,也是由人們組成的一部電視劇,有時是悲劇,有時是喜劇。政治是一種統治行為,因此,它就是人們的喜怒哀樂、理想、愛情、謀略、敬佩、背叛、恩怨等各種各樣的人性交織的曼荼羅。

現在,作者深切地感到政治也好、人生也罷,運氣是很重要的。雖說“天時、地利、人和”,但沒有運氣也難成大事。在歷史進程中出現這種必要時,仿佛神明就會將恩寵帶給某個個人或國家。

目錄

出版致辭
“政治就是一首人生交響曲”
官邸的大樹——代序言
第一章 三歲看老
經營木材生意的父親和母親
上州大自然的啟示
保險起見人“靜高”
追求藝術的年代
天上星星似母親
第二章 海軍主計中尉
“兩年現役”造就海軍魂
青葉艦上圍繞開戰展開的爭論
設營隊員的奮戰
狙擊鱷魚秘聞
靜和寮的歌聲
懷念濱田大佐
難忘的恩師——落合先生
弟弟良介陣亡
第三章 通往政治家之路
把握戰機
國破山河在
“青年懇談會”的誕生
瞞著父親辭官
騎著白色自行車四處演說
首相官邸的青年將校
蘇峰先生的人物評價
青雲塾和日之丸示威游行
第四章 國家重建面臨的挑戰
給麥克阿瑟元帥的建言書
解說日本防衛論
贊成媾和條約,批判安保條約
岸信介、尼克松有關憲法的討論
有關國之根基的兩個質詢——憲法和天皇退位問題
第五章 放眼國際政治
初訪共產主義世界
在速記記錄上被全部刪除的演說
突如其來的原子能和平利用預算
原子能法體系的建立
阿拉伯政策的黎明
世紀權力斗爭鬧劇
邂逅基辛格博士
第六章 政治舞台上的人生百態
俠肝義膽的阪東武士
日蘇談判中的豪賭
吉田茂與河野一郎
“寸鐵殺人”的三木武吉老
暗助“白色之戀”的主角
“首相和戀人由我選擇”——首相公選論
第七章 出任國務大臣
作為科學技術廳長官初次人閣
六○年安保騷動期間的日記
有關日航飛機飛進莫斯科的談判
“志願兵”防衛廳長官
長官,天空翱翔
三島事件
第八章 消磨時光
與肯尼迪兄弟的友誼
聲援小澤征爾君
體驗南極
箱根的蘆湯溫泉碑
日出山莊的孤獨
第九章 政權春秋
成為最年輕的派系領袖
勝負就在咫尺之間
兼任拓殖大學總長
佐藤政權的末期
宰相學
第一次石油危機和派往阿拉伯的密使
與田中角榮先生之間的同期斗爭
第十章 就任內閣總理大臣
土光先生的眼淚
“企業家內閣”的誕生
積極外交推動世界
世界各國的領導人
第十一章 日本的未來
邁向第三次開國
日本首相應有的姿態
航行于“政治之海”
先皇陛下
長途旅行之盡頭
卷末資料1 給麥克阿瑟元帥的建議書
卷末資料2 塔夫特參院議員寄來的信函
卷末資料3 昭和三十九年六月提交給憲法調查總會的最終意見概要
後記

那棵大樹,我也看過。

以前曾經在我們家工作過的一個人,後來從民政黨出馬、當選為縣議會議員。此人時常會來家里坐坐,好像也跟父親伸手要些零花錢。因此,父親常說︰“叫做議員的這些人嘛,無非就是些傳話人或者代言人而已。”

小學五年級時,民政黨的濱口內閣成立,這個人來我家時帶來了內僚成員的影集。我仔細觀看了影集上的每個人,被稱為獅子的濱口雄幸首相的樣子記得最清楚,因為我也時常模仿報刊上他的人物漫畫像隨便畫上幾筆。

濱口首相的事情不知為何一直深印腦海,與他在東京車站遭遇手槍襲擊時說的那句“男人之志”的話一道。

濱口在他的《隨感錄》中曾這樣描述過︰“從首相官邸的和式房間向外望去,庭院中央靠東處有一棵巨大的榧子樹,幾欲刺破青天。夜晚霍然看去,猶如一個默默佇立、頂天立地的巨人,夜深之時,于臥榻之上還能听見幾聲貓頭鷹叫。”濱口似乎總愛凝望那棵大樹,藉此一掃身心之疲憊。

書中還記道︰“在書房讀書閱卷一久,甚感疲乏,此時推窗眺望大樹,頓覺心曠神怡,常有豁然開朗、神清氣爽之感。”

昭和五十七年(1982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我也進入了首相官邸。一心想要做出點政績的我,每逢心身疲憊之時,就會在午夜凝望那棵在黑暗中若隱若現的榧子樹而陷入沉思。孩提時代的我,做夢也沒想過自己也會像那些偉人一樣凝望這棵大樹。每逢此時,肅然之感油然而生。

加上當首相的一千八百零六天,時光已經過去十年。作為一個政治家,撰寫人生回憶錄就如同站在一個以讀者為審判官的歷史法庭的被告席上。因此,在論述中難免有自我辯護之嫌。事實上,擔任首相的五年中我有時也記記日記,現在讀來,不由為其中自我辯護之辭汗顏。

特別是在晚年撰寫的《回憶錄》,動輒成為成功故事的記錄。而實際上人生之中卻多為刻骨銘心的挫折與一連串的失敗,真正堪稱成功之喜悅的只有大選獲勝而已……。每日每夜都充滿著痛苦,那些失敗的記錄,恰是最為彌足珍貴。但我是一個隨意之人,常易忘卻痛苦、回味喜悅。終歸上天也是讓人們常留快樂的記憶,即便在橫渡冥河之際,也讓人們滿懷希望不願放棄生存下去的意念。

芭蕉的俳句“近看夏草盛,功名等黃粱”,大概就是政治家晚年的感慨吧。而另一句“百戰之甲似無殘,其中人身遍傷痕”,卻是在感嘆戰斗本身的宿命吧。

回顧往昔總會想起妻子,漫漫人生路途、遙遙無際山坡,她一直伴我左右、給我激勵和幫助。我的人生道路上滿是坡坎與低谷,她總能忍受並給予我信心,還肩負培育孩子健康成長之重任,應是何等的艱辛。人生常伴榮辱,于我而言,“榮”因妻子而生,“辱”皆由我而起。從這個意義說,這不是《我的回憶錄》,而是《我與妻子的回憶錄》。

政治與人生

作者是朝野素孚眾望的政治家。本書是他從政四十年來工作、讀書、生活、為人處事的修持與體驗,也是他奮鬥過程的平實表白。
全書分三卷:卷一談政治,卷二談人生,卷三談生活。
全文多為作者於夜晚書房燈下,就其所所思所感親撰之短文,部份為應邀之演講或訪問。內容從國家社會廟堂大事,而及個人行事心得,有行事析理的一面,也有輕鬆幽默的一面;處處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理性感言,也有促膝暢談的老友式聊天,字裡行間,可見其對中國文化的素養和堅守民主的自由信念。




Nobel-winning author Kenzaburo Oe said Japan’s post-war government and media colluded to give nuclear power a stranglehold.
曾獲諾貝爾獎殊榮的作家大江健三郎表示,日本戰後政府與媒體沆瀣一氣,讓核能在電力市場取得壟斷地位。
The 77-year-old laureate with anti-nuclear views said the media magnate who controlled mass circulation Yomiuri Shimbun had used his newspaper to promote atomic power, in concert with one-time Prime Minister Yasuhiro Nakasone.
現年77歲、持反核立場的這位諾貝爾獎得主說,手中掌握了發行量廣大的「讀賣新聞」的媒體鉅子利用他的報紙來宣傳核能發電,與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採取一致行動。
" (Nakasone)said because this country does not have resources, Japan would need to find a new source of energy, which the United States had already invented," Oe told reporters in Tokyo.
「(中曾根)說因為日本資源短缺,所以必須找到新的能源,而美國已經發明了這種能源,」大江在東京向記者表示。
Nakasone had pushed for nuclear power in the 1950s, and held a number of ministerial posts before becoming prime minister in 1982.
中曾根自1950年代起即大力推動核能發展,他在1982年出任首相前,也曾數度擔任部長級職務。

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嬰兒潮、泡沫、冰河期、寬鬆教育:日本各代人群有何特點?

【嬰兒潮世代】生於1947-49年

二戰結束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這代人考入大學時,恰逢學生運動最活躍的時期。進入社會時又正好是日本經濟高速成長的鼎盛期,到了泡沫經濟期,他們正值40歲左右的黃金工作年齡,切身體味了日本經濟的「騰飛」。
嬰兒潮中出生的這一代,在日本稱作「團塊世代」。該詞源於通產省官員、後來出任過經濟企劃廳廳長的堺屋太一(已故)的小說《團塊世代》。這一代人的數量龐大,對就業和消費,乃至國家政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這代人已經邁入75歲左右這個年齡段,令人們對醫療費等社會保障成本進一步增大感到憂慮。

【新人類世代】生於20世紀60年代

這是經濟人類學家栗本慎一郎造出的詞彙。這一代人上大學的時候,學生運動已經日漸式微,他們大多對政治不太關心。日本經濟高速成長期度過童年,不知道戰爭和戰後物資匱乏滋味的這一代人,常常受到長輩「沒有忍耐力」「被寵壞了」「沒有常識」之類的責難。這批「新人類」現在也已經年過半百,面對寬鬆教育中長大的一代人,他們則感歎「現在的年輕缺乏雄心壯志」。

【泡沫世代】生於1965-69年

這一代人進入社會的時候,恰逢日本經濟泡沫膨脹,企業大量招聘員工的時期。高歌宣唱喝了能量飲料可以奮戰24小時的電視廣告風靡一時。他們對長時間勞動沒有半點疑問,認為請客吃飯、陪打高爾夫、陪打麻將等非工作時間的接待應酬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1986年日本開始施行《男女就業機會平等法》。此前日本女性只能按照固定的人生模式生活——從高中或短期大學畢業後進入公司上班,結婚後辭職當家庭主婦。但該法施行後,女性就可以在大學4年畢業後和男性一樣平等就業了。

【就業冰河期世代】生於1971-82年

「就業冰河期」一詞最早出現在Recruit公司發行的招聘資訊雜誌《就業月刊》1992年11月號上,後來在1994年的「新語和流行語大賞」評選中獲得了評委特選造詞獎。這一代人也被稱作「迷失的世代」和「失落的世代」。
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進入了漫長的經濟衰退期。企業縮減了招聘規模,許多人無法成為正式員工,只能以契約工或者派遣員工的身份從事非正式編制的工作。即便其中一些人有幸成為正式員工的人,他們也因置身於公司業績惡化、削減經費和裁員這樣的環境中,從就職之初就抱有強烈的危機意識。
這一代人中許多因為沒有正式編制而只能拿著低廉的薪水,到了30幾至40幾歲的年紀時,他們已經孤立於社會,政府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開始採取就業援助措施。

【第二次嬰兒潮世代】生於1971-74年

這一代人是「嬰兒潮世代」的子女,和「就業冰河期世代」重疊。

【寬鬆教育世代】生於1987-2004年

這一代人在教育改革時代度過了學齡期,當時日本在尋求通過減少課時等手段實現「從填鴨式教育到寬鬆教育」的轉變。相較於熬夜賺取加班費,他們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往往會斷然拒絕喝酒之類的邀約,令上司大為掃興。他們已經從「買名牌皮包」「開豪華轎車」這種束縛了泡沫一代的物欲中解脫出來。
這一代人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已經熟練操作智慧手機,使用SNS等,重視人際關係的橫向聯繫和「同感共鳴」,這就讓重視自我,個人意識強烈的泡沫世代大感失望。

【千禧世代】生於20世紀80年代以後

2000年以後進入社會的一代。這個說法源於美國行銷術語,和「寬鬆教育世代」幾乎完全重合。
標題圖片:PIXTA


這篇文章非常有趣也值得推薦一讀!當您閱讀有關日本社會的報導時,時常會出現「嬰兒潮」、「泡沫」、「冰河期」、「寬鬆教育」等用語。然而,您知道他們誕生的背景原因和那些人的特徵嗎?這篇文章為您解惑這些疑問,並幫助您更全面了解真正的日本社會。
嬰兒潮、泡沫、冰河期、寬鬆教育:日本各代人群有何特點?|https://www.nippon.com/hk/japan-data/h00535/

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日本防過勞老死 karoshi,法一年


日本防過勞老死 karoshi,法一年

The FT’s Leo Lewis looks at how the Japanese workplace is faring a year after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passed legislation to address karoshi, or death from overwork. Read more in our Special Report: Health at Work: https://on.ft.com/2QCRA3B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The Hyakumantō Darani (百万塔陀羅尼),

This miniature wooden pagoda houses one of a million dharani – from the Sanskrit meaning a charm or prayer which could be used to ward off evil. Collectively the pagoda and the dharani are known as The Hyakumantō darani or ‘One Million Pagoda Dharani’. They are the oldest existing examples of printing in Japan and one of the earliest in the world. They were printed between 764 and 770 on the orders of Empress Shōtoku.
The Hyakumantō darani were distributed among the ten leading Buddhist temples in Western Japan.
Find out why scholars can’t decide how they were printed: ow.ly/9hqs50x1ACF
On display as part of our current Buddhism exhibition, on until 23 February 2020.

The Hyakumantō darani 
The Hyakumantō Darani (百万塔陀羅尼), or the "One Million Pagodas and Dharani Prayers", is a famous large-scale commission of woodblock printing, the earliest recorded use of woodblock printing in Japan, though probably not the first.

2019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日本的性教育(2) 被剝奪性知識學習權利的孩子們

學生們很快就認識到了性教育的重要性。90年代後半期開始出現「援助交際」和「售賣原味制服」的現象,女高中生變成了性商品化的對象。學生們發出了很多質疑:「為什麼只有我們女生被罵生活不檢點?為什麼不追究買方男性的問題呢?」有的班級還把「我們不是商品」「性的商品化是什麼」之類的問題拿到文化節上探討。
日本的性教育(2) 被剝奪性知識學習權利的孩子們|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c06602/

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

Japan mulls scrapping tax break for big firms that wine and dine clients


The Abe administration is considering ending an existing special tax break on wining and dining expenses at large companies at the end of fiscal 2019.

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

川端康成 《日本的美與我》喬炳南譯:一、月歌的桂冠;二,雪月花時最懷友。




 川端康成 《日本的美與我》喬炳南譯,諾貝爾獎的網站有 川端康成 1968年12月12日日本演講文稿 日文原版和英文翻譯





18:59NOW PLAYING
297 雪月花時最懷友 (續:295 喬炳南譯『美しい日本の私』) HC主講



295 喬炳南譯川端康成『美しい日本の私』(一、月歌的桂冠)  HC主講


川端康成 《日本的美與我》喬炳南譯,台北:臺灣商務,1970/1985 三版
這本書應屬精讀、背誦、研究翻譯的好書。

現在諾貝爾獎的網站有 川端康成 1968年




川端康成 《日本的美與我》喬炳南譯,台北:臺灣商務,1970/1985 三版

這本書應屬精讀、背誦、研究翻譯的好書。
我猜此篇為所有中文翻譯 (包括稍後的中國版)的原始參考版,所以最值得參考。


現在諾貝爾獎的網站有 川端康成 1968年12月12日日本演講文稿 日文原版和英文翻譯 (它與《日本的美與我》的附錄的英文版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literature/1968/kawabata/lecture/
,略有不同,有不少改善,譬如說,


But when we come to the following poems of the Empress Eifuku, who lived at about the same time as Ikkyu, in the Muromachi Period, somewhat later than the Shinkokinshu, we have a subtle realism that becomes a melancholy symbolism, delicately Japanese, and seems to me more modern:
“Shining upon the bamboo thicket where the sparrows twitter,
The sunlight takes on the color of the autumn.”
“The autumn wind, scattering the bush clover in the garden,
sinks into one’s bones.
Upon the wall, the evening sun disappears.”


 《日本的美與我》喬炳南譯,所附的英文;比較2種英文版本,可知道介紹文和詩文都有改進:

 But when we come to the following poems of the Empress Eifuku (1271~1342), from the late Kamakura and early Muromachi periods, somewhat later than the Shinkokinshu, we have a more subtle realism. It becomes a symbol of a  delicately Japanese melancholy symbolism,, and seems to me more modern:

“Shining upon the bamboo thicket where the sparrows twitter,
The sunlight takes on the color of the autumn.”

"The hagi* falls, the autumn wind is piercing, 
Upon the wall, the evening sun disappears.”


未提供相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