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 從宗教解讀日本
- 日本人與宗教——「無宗教信仰」與「類宗教信仰」
宗教對人類「個體」的確立與社會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響。對於現代日本人而言,宗教具有怎樣的意義?在戰前戰後的國家成立期宗教曾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宗教學家島薗進先生將為我們解讀日本人與宗教的關係。
《日本人為何無宗教信仰》一書引發強烈反響
1996年,宗教學家阿滿利麿出版了《日本人為何無宗教信仰》(筑波新書)一書。該書還被翻譯成英語和韓語,引發了極大的反響。阿滿先生認為,儘管大家都說日本人是無宗教信仰的,但想必這只是相對於「創唱宗教」而言的。創唱宗教指的是擁有特定教祖和明確教義的宗教。基督教的教祖是耶穌基督(Jesus Christ),佛教的教祖是喬達摩・佛陀(Gautama Buddha,釋迦),伊斯蘭教的教祖是穆罕默德(Mohammed)。而印度教和神道則沒有特定的始祖。此外,民間信仰也不存在特定的始祖,可以說是由無名之輩自然奉行而形成的。
日本的宗教長期深受創唱宗教的影響。6世紀傳入日本的佛教在19世紀中期之前,一直是最具影響力的宗教。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日本人在舉行葬禮時採用佛教儀式,或者喜歡佛像,其中一些人還可以辨別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超過大半數的國民每年都會掃墓,並且採用的是在墓前雙手合十的拜佛方法。
從19世紀後半期開始,基督教也產生了強大的影響。不過,儘管基督教通過學校和學術產生了巨大的文化影響,但作為宗教團體的基督教信徒人數僅占日本總人口的1%左右。再看神道,其中也出現了部分創唱宗教。19世紀中期,一位名叫中山Miki的農婦創立的天理教便是一個例子。許多新宗教都受到了神佛習合宗教的影響。19世紀中期以前,雖說都稱作神道,但與佛教關係密切的派別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可見佛教影響之大。
基於自然宗教的日本人的信仰
如上所述,儘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創唱宗教的影響,但阿滿先生表示,總體而言,日本人的信仰基礎是自然宗教。人們禮拜土地和家族的神明,不過多數情況下教義都不太發達。思考一下「無宗教信仰」指的是什麼,廣義上也許可以說是神道,或者可以說是民間信仰。首先是自然宗教產生了影響,之後又受到了創唱宗教的影響,儘管如此,這種影響並未達到根深蒂固的程度。因此,許多日本人一旦接觸到強勢的創唱宗教就會覺得有些不知所措,認為自己無法適應創唱宗教。這意味著他們不信仰狹義的「宗教」(創唱宗教),從而構成了眾多日本人聲稱自己「無宗教信仰」的理由。
這便是阿滿先生《日本人為何無宗教信仰》一書的主要論點。該書發行於1996年。前一年,即1995年發生了奧姆真理教事件。這個宗教組織的信徒中,20多歲的男性,尤其是大學生和研究所學生居多,甚至還有一些具備電腦圖學(Computer Graphics,CG)、醫學和自然科學等高級專業知識的年輕人。他們之所以熱衷於奧姆真理教,是否正是因為日本「無宗教信仰」呢?
針對這一問題,阿滿先生將答案歸結為「自然宗教」的存在,但自然宗教未必還是過去的模式。也有觀點認為,自然宗教本身是起源於原始人時代的宗教,其進一步發展至擁有高度智慧的階段後產生的便是創唱宗教。這可以理解為,世界的文明是在這種高等創唱宗教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作為日本來說,自然宗教指的是佛教傳入之前的宗教。
或許神道也可謂是接近於自然宗教的一種宗教。上世紀80年代,在奧姆真理教被傳媒炒的沸沸揚揚之前,「萬物有靈論」一詞早已廣為流傳。提起神道,似乎與日本的民族主義有所關聯,具有排斥外國人的意味,但如果將神道表述為萬物有靈論,或許給人的印象就變了。日本這個國家建立以前就有的古代時期的神道叫做「古神道」,而一部分日本人認為植根於自己心中的正是這種古神道。可是,從宗教學專家的角度來看,這種想法只是現代人圖方便臆造出來的說法而已。
作為「類宗教信仰」的儒教
如上所述,針對日本人宗教信仰這一問題,有一種觀點將日本人的特點歸結為無宗教或自然宗教信仰。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也可以著眼於這樣一個事實——即便是對「宗教」本身沒有太多感情的日本人也通過各種形式接觸著「類宗教信仰」。
比如儒教。日本人非常重視禮儀。日本人無論對誰都要低頭行禮,可以認為這是深受儒教影響的結果。此外,日本要使用敬語。即便是國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之間,對學長和後輩的用詞也迥然不同,這是因為日本人重視「長幼之序」。崇尚對逝者的禮儀也是儒教的特點之一。雖然之前提到了葬禮和掃墓儀式都屬於佛教範疇,但實際上也可以說其受到了儒教的影響。有觀點認為,儒教是否屬於「宗教」這一問題的答案會因「宗教」的定義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尊重「天」之「命」、尊重由祖先傳向子孫的生命延續、尊重被禮儀賦予神聖性的秩序等做法都反映了其具有宗教性。此外,可以認為,東亞地區說的「道」相當於源自西方的「宗教」一詞。對於生活在17-18世紀的日本人而言,佛教和儒教都是向人傳「道」之教。
漫畫《浪人劍客》中的「孤獨」—著迷於「道」的現代日本人
儒教雖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類宗教信仰」,但明治維新以後,已經難以在現實社會中發現其蹤影。不過,還有許多其他「類宗教信仰」的例子。比如,漫畫《浪人劍客》(井上雄彥創作,講談社發行)截至2013年10月共發行了36卷,自1998年在雜誌上開始連載以來,在日本國內的發行冊數已超過6,000萬冊。主角是一名生活在16-17世紀的武士,名叫宮本武藏,身為流浪武士,卻是劍術高手,同時還撰寫了關於武士道的書籍。原作是1935年吉川英治在報紙上連載的小說《宮本武藏》。該小說大受歡迎,甚至被拍成了電影。
要問該作品為何受到現代年輕人的愛戴,一個原因在於其描寫的「孤獨」令人印象深刻。《浪人劍客》的主角雖是武士,卻是一位沒有主君的流浪武士,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是自由之身。他離開故鄉,浪跡天涯,在全國各地不斷尋覓強敵,發起挑戰,所向無敵。而戰勝對手之時又總是拼上了性命。因此,他必須保持隨時死去的心理準備。主角覺得自己不明白活著的意義,一生都在自我追問必須不斷戰勝敵人的意義,以及與敵人戰鬥這一行為本身的意義。獲勝本身已成為目的,這樣一種世界觀似乎也強烈地打動了現代人的心靈。
由於200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i)》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武士道一詞的人氣日益高漲。所謂武士道,就是抱著拼死搏鬥,不惜為主君獻出生命的心理度過每一天的精神世界。時刻做好死的準備是一個重要的要素。人們被這種觀念體系深深吸引。甚至可以認為,人們覺得在尋找為何而生這一問題的線索時,武士道為自己提供了一個靈感。如此看來,在日本人之中,即便是感到與宗教有距離之人,但只要涉及「道」,也仍有許多人會通過各種形式與之發生關係。
比如,許多考入東京大學宗教學科的學生都很喜歡音樂或戲劇等藝術。同時,練習合氣道和弓道等武道項目的人也非常多。就筆者接觸過的例子而言,相當多的學生在進入高中和大學後喜歡上武道,出於希望加深武道感悟的目的而選擇了進入宗教學科。不僅是年輕人,還有許多老年人學習陶藝、茶道等,通過技藝之道尋求心靈的安寧。他們並非想要鑽研透徹難以捉摸、飄忽朦朧的「宗教」,而是希望通過更加貼近生活的「技」和「道」來尋求心靈的平和安寧。試圖通過具體而切身的事物來獲取精神上的價值,這可謂是日本文化的一個特徵。
通過學校得到推廣的「國家神道」
如上所述,日本人擁有許多「類宗教信仰」。因此,大家難以自我覺察其為「宗教」。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或許就是「國家神道」。截至1945年,日本的學校一直推崇「教育敕語」。那是明治天皇於1890年向全體國民頒布的有關教育根本精神的聖諭。之後,小學成為了深受天皇聖諭影響的場所。此後直至戰敗的數十年間,眾多日本人都習慣了神道式的禮拜。大家都會遙拜伊勢神宮和皇宮,前往靖國神社和明治神宮參拜,向天皇的聖像和教育敕語低頭行禮。這即是所謂的國家神道。在這一時期,可以說大多數日本人都在接受學校教育的過程中習慣了國家神道。
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前半期的筆者父母那一代人,在成年以後依然可以憑記憶哼唱小學時代每逢2月11日紀元節(※1)都要吟唱的歌曲(紀元節之歌)。
這些歌的歌詞講述了皇祖皇宗是擁有天照大神血統的天孫邇邇藝命(瓊瓊杵尊)的子孫,繼承了皇祖皇宗血脈的天皇統治日本等內容。同時,歌中還提及了飛鳥(奈良縣)。說到飛鳥,這是7世紀前後歷代天皇建立都城,確立天皇家統治地位之地。
其他歌詞中還提到了神武天皇作為首位天皇拉開祭政一致(即政教合一——譯註)的統治序幕之初的事情。奈良縣橿原市據傳是這位具有神話色彩的神武天皇即位之地,這裏的橿原神宮創建於1890年,也就是頒布教育敕語的同一年。
相較於神社,莫如說國家神道在學校內得到了更好的推廣。除了紀元節外,戰前的節日大多都是皇宮內舉行重要的天皇祭神儀式的日子。皇室神道、神社神道、學校活動是國家神道舉行儀式的主要形式,孩子們通過教育敕語、修身課、歷史課等課程,接觸到了國體思想和崇拜天皇的教導。
國家神道追溯的歷史
人們常常對神道抱有誤解,認為神道即是神社、神職及其崇拜者的宗教。這種理解過於狹隘。其實,天皇崇拜思想才是推動國家神道發展的主要力量。國家神道通過神社以外的場所,尤其是近代國家的國民十分熟悉的學校、國民活動以及大眾傳媒得到了推廣。可以說,這是以成形於江戶時代的國體思想為基礎,與國民國家一同形成的神道的全新形態。
所謂「國體」,廣義上指的是「國家的政治體制」,但在日本(特別是戰前的日本)則具有特殊意義,即「從歷史之初就由作為天界下凡之神的子孫的天皇家族世世代代統治國民的神聖國家體制」。這個詞還表達了這樣一種信念,由於擁有這種國家體制,所以日本將強於世界各國。
那麼,在神道的漫長歷史中,國家神道具有怎樣的地位呢?民間的神道近似於一種甚至無法稱為神道的不定型的民俗宗教,我們難以指出其起源時間。或許有的東西源自史前的彌生時代、繩文時代,也有人將之稱為「古神道」。不過,要是說到皇室神道,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斷定其起源了。
首先,7世紀末至8世紀初,天武天皇、持統天皇的時代,日本模仿唐朝的國家體制建立了國家禮儀和法律體系,為皇室神道奠定了基礎。然而,到了中世後,佛教在日本占有優勢,皇室神道成為了一種與本地居民的生活關聯甚少、毫不起眼的事物。意欲將之置於國家核心地位的國體思想和祭政一致論在江戶時代末期逐漸興起,並成為了明治近代國家的基本理念。
從戰前到戰後,國家神道的大轉折點
明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政府(文部省)一直宣稱崇拜天皇的神道是日本人的習俗,而並非宗教。因此,無論信仰的是佛教還是基督教,全體日本國民都被強制要求參加在神社和學校內舉行的國家神道儀式。同時,崇拜天皇神道之外的神道,那些擁有獨自教義的神道宗派被稱作「教派神道」,才被劃定為宗教。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占領並統治日本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認為日本的軍國主義和超國家主義與日本的宗教形態具有深層次的關聯,尤其是在政教分離不徹底這一點上存在嚴重問題,決定迅速採取應對措施。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是因為GHQ認為必須消除促使日本人魯莽發動侵略戰爭的宗教和意識形態的消極影響。於是,GHQ於1945年12月15日頒布了所謂的「神道指令」,昭和天皇於1946年1月1日通過新年詔書發布了否定天皇神格化的「天皇人間宣言」。
基於上述情況,大家一直理解為國家神道已被「解體」。但即便是在戰後,皇室神道也大體得到了維持。之後,旨在恢復皇室神道與神社神道之間的關係,強化神道作為國家活動這一屬性的運動始終十分活躍。從這種廣泛意義而言,1945年以後,國家神道依然存續了下來。國家神道原本是基於天皇崇拜相關民間運動發展起來的。戰後,變成了民間團體的神社和神職組織(神社本廳)成為了開展國家神道運動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儘管與戰前相比已被淡化了不少,但繼承了「神之國」信仰的國家神道至今仍擁有大量支持者。這雖也屬於信教的自由,但必須控制在不影響他人思想信條自由的範圍內。
憲法第20條「信教的自由」所發揮的作用
回顧戰前的歷史,確實有正當的理由擔心國民可能會被強迫參與國家神道,失去思想和信條的自由。日本國憲法第20條規定了「信條的自由」。第1項規定「對任何人的信教自由都給予保障。任何宗教團體都不得從國家接受特權或行使政治上的權利。」,第2項規定「不得強迫任何人參加宗教上的行為、慶典、儀式或活動」,第3項規定「國家及國家機關不得進行宗教教育以及其他任何宗教性質的活動」。換言之,日本在憲法上做出了明確規定:不可強迫任何人遵從國家神道,也不允許國家賦予神道任何特殊地位。
安倍晉三首相於2013年12月26日參拜了靖國神社,使得靖國神社所象徵的意義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如果將靖國神社當作國家舉行官方儀式的場所,那麼該行為就含有向驅使國民樹立具有宗教色彩的天皇崇拜思想這樣一種戰前體制靠攏的意味。在遏制強化國家神道方面,憲法第20條的規定發揮了重大作用。儘管許多日本人對宗教的感情淡薄,甚至被視為無宗教信仰,但正如國家神道的例子所反映的那樣,即便是在日本,宗教跟社會及國家的關係也非常密切。恐怕我們不應忽視這一點。
(※1)^ 1872年(明治5年)制定。將2月11日作為日本書紀中神武天皇即位之日來設定的一個節日。紀元節於1948年被廢除,1966年起作為「建國紀念日」變成了一個國民節日。
標題圖片:新年首次參拜京都八坂神社的人們競相購買繪馬和破魔箭(圖片提供:R-CREATION/Af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