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手塚治虫「不死鳥」

手塚治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手塚 治虫
假名 てづか おさむ
羅馬字 Tezuka Osamu

手塚治虫1928年11月3日1989年2月9日),日本漫畫家動畫家醫生醫學博士。原名手塚 治,(由於生於明冶天皇誕辰,因而取名「治」),因喜愛昆蟲,所以把他的原名「治」改成日文中發音很像的步行蟲的日文名稱[1]漢字寫作「治虫」。以後手塚治虫就成為了他的筆名。同時,他以醫學家身分的名義仍使用原名手塚治。他也是日本第一位導入助手制度與企業化經營的漫畫家。

目錄

[隱藏]

[編輯] 年表

[編輯] 作品名單

[編輯] 漫畫

[編輯] 四格漫畫

[編輯] 少女類

[編輯] 成人類

  • 阿波羅之歌(日語:アポロの歌)
  • 佛陀(日語:ブッダ)
  • 浮士德(日語:ネオ・ファウスト)(註:未完成的遺作)
  • 桐人傳奇(日語:きりひと賛歌,港譯:狗面人)
  • 蒐集人種(日語:人間ども集まれ!)
  • 迷幻少女(日語:ばるぼら)
  • 奇子(日語:奇子)
  • 三個阿道夫(日語:アドルフに告ぐ)(日語意思是《昭告阿道夫》,三個阿道夫為台灣的翻譯)
  • 太平洋X點(日語:太平洋Xポイント,英語:X-Point On The South Pacific)
  • 透明人(日語:アラバスター,英語:Alabaster)
  • 修馬力傳奇(日語:シュマリ)
  • 向陽的樹(日語:陽だまりの樹)
  • 上を下へのジレッタ

[編輯] 幼齡類

[編輯] 集錦

[編輯] 動畫原作

[編輯] 助手

[編輯] 成就與影響

[編輯] 漫畫之神

手塚治虫對現代日本漫畫影響巨大的。主要影響如下

  • 1947年《新寶島》-發明了以電影技巧來畫漫畫。採用變焦廣角俯視等電影技術繪圖,以分鏡頭的方式連接。擺脫了以四格漫畫和傳統連環畫的繪的畫方式。這種手法沿用自今。成為漫畫的構圖標準。
  • 1953年《藍寶石王子》-被公認的第一部少女漫畫,並奠定了美少女的常見造型特徵,如大眼睛和圓臉等。
  • 1961年-「蟲製作公司成立」-奠定了日本動畫界的發展方向。當時,美國動畫界巨頭迪士尼公司採用的是高成本、大製作類似「好萊塢」 一樣的製作方式。耗費龐大的資金、時間、人力才能製作一部作品。甚至一部動畫就可以使一個工廠破產。而手塚治虫認為:只要故事好,就算是兩張紙片也一樣可 以吸引人。著力刻畫人物的內心,極大限度地節約製作成本。配合大量預定義的動作和CG來開發作品。最著名的就是口動、眨眼系統:眨眼三幀、說話三幀的模 式。這種方式如今仍然被日本動畫界使用。甚至成為ADV遊戲製作根本。至此:日本動畫成為能與美國動畫分庭抗禮的巨匠。美國動畫特點走大製作、大成本的道路;日本動畫則採用小成本、快產出的方式。
  • 1963《鐵臂阿童木》-第一部日本國產電視動畫,當時的收視率超過四成。這部電視動畫作品其實已經是比較完善的日本動畫的雛形。甚至有很多看來是習慣的東西也被保留了下來,比如:一周播一次動畫。
  • 1969年的海王子是日本第一部正統西式奇幻漫畫,並成為了第一部公認有深度的動畫原著,並發掘了動畫監督新星富野喜幸

[編輯] 作品與思想

手塚治虫是多產的漫畫家,一生畫了約450部漫畫(一說700部),但作品豐富多樣:兒童生活、科幻、偵探、歷史、傳說,文學、醫學、宗教、音樂、哲學等。這些作品幾乎都影響了後來的漫畫家的創作題材,不過這些作品取材和來源分為四大類:

  1. 其它動漫作品影響:手冢治蟲閱讀過大量的東西方動畫、漫畫作品。受許多漫畫、動畫大師比如迪士尼、萬籟鳴。
  2. 社會環境:手冢治蟲曾受到二戰和日本思想變化的影響,作品常常凝重、深邃、帶有「求索」的心情,呼籲和平、反對戰爭。前者比如《佛陀》,後者比如《三個阿道夫》 這些作品在日本動漫乃至世界動漫都是非常少見,但的確也彌足珍貴。
  3. 小說:手塚治虫改編了不少的世界名著,比如《新浮士德》、《一千零一夜》、《三隻眼》等。經改編的作品有的保持原貌,但大多加上了作者的思想。此外亦曾受梵蒂岡教廷之邀製作《舊約 聖書物語》,除了動畫,集英社並於1994年發行漫畫版,全3巻。
  4. 職業和興趣:手塚治虫是醫學博士,喜歡昆蟲。於是創作了《人間昆蟲記》《BLACK JACK》(中文譯:《怪醫黑傑克》)等作品

[編輯] 影響

手塚治虫對日本漫畫家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幾乎所有的漫畫家都是受手塚治虫作品啟蒙。比如鳥山明就曾經說過:兒時經常塗鴉老師(手塚治虫)的人物。

  • 手塚治虫的漫畫的總銷量已經超過1億,許多形象(比如阿童木,原子小金剛),不僅受到日本、亞洲動漫愛好者的喜愛。而且成為世界動漫明星。
  • 手塚治虫對中國非常友好,稱中國漫畫家萬籟鳴為兄。手塚治虫漫畫《鐵臂阿童木(原子小金剛》成為最先進入中國動漫界的日本動畫片之一。2000年,北京舉辦了手塚治虫紀念館(四天)的活動。
  • 手塚治虫的弟子最著名的有:藤子不二雄(兩人,哆啦A夢名作家)。

[編輯] 死後評價

據說手塚治虫彌留時曾喃喃自語:「給我鉛筆。」但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完全的確定。《火鳥》是手塚治虫的未完成的作品。

  • 橫山光輝著有《手塚治虫漫畫大全》,大和書房《手塚治虫的世界》
  • 菲律賓著名學者也對手塚治虫作出過很高的評價:「手塚治虫的作品里充滿了東方的智慧,以及對未來的思索。」

[編輯] 榮譽

注意:該條目下部分內容為翻譯日本語的同條目章節整理後編寫,可能因編撰者的翻譯水平限制,造成內容的偏差或相悖。該條目下的內容可能需要校對。

  • 1958年-《びいこちゃん》(英譯:pikotyan;漢譯:小兵)、《漫畫生物學》獲第3屆小學館漫畫獎
  • 1963年-《街角物語》獲藝術節獎勵獎,每日映畫評選會大藤信仰獎,藍帶教育電影獎。
  • 1966年-《森林大帝》獲電視記者會獎特別獎
  • 1967年-《展覽會的畫》獲藝術節獎勵獎,每日映評選會大藤信仰獎,藍帶教育電影獎,《森林大帝》(劇場版)(日語:ジャングル大帝)獲威尼斯國際電影銀獅獎,《鐵臂阿童木》(港譯:原子小金鋼)等其它作品,獲放送批評懇談會人物形象獎。
  • 1970年-《火之鳥》獲講談社出版文化獎。
  • 1975年-《Black Jack》(日語:ブラック.ジャック;漢譯:怪醫黑傑克;港澤:怪醫秦博士)獲日本漫畫家協會特別獎。
  • 1979年- 嚴谷小波文藝獎。
  • 1980年-《火之鳥2772》獲拉斯維加斯電影節動畫部門獎,聖地亞哥漫畫評選墨水瓶(INK)獎。
  • 1984年-《向陽之樹》(日語:陽だまりの樹)獲29屆的小學館漫畫獎。同作品獲國際動畫電影節最優秀獎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
  • 1985年-《破舊的膠片》,獲第一屆廣島動畫電影節最優秀獎、國際動畫電影節範疇部門最優秀獎。
  • 1986年-《三個阿道夫》獲講談漫畫獎。
  • 1988年-《森林的傳說》獲每日映畫評選會大藤信郎獎和國際動畫電影節CIFEJ獎。
  • 1990年- 獲得第19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文部大臣獎,於國立近代美館辦「手塚治虫」展。

[編輯] 註釋

  1. ^ 他的原名「治」(osamu)在日文中發音很像的步行蟲Ground Beetle)的日文名稱(日語羅馬字 osamushi)。於是他把其筆名寫作「治虫」(讀音與本名相同)

[編輯] 外部連結




不死鳥
永遠的原子小金剛。
曾郁雯/攝影

年少的醫科學生手塚治……這生性靦腆、木訥的,未來被永遠稱譽為「日本漫畫之神」的醫科學生,在戰爭末期,有著錐心創痛的初戀記憶……

戰爭末期的創痛初戀

多年以來,一直追索這令我傾慕、仰仗的名字,陪伴我從青春年少到逐老暮年,予我生命無邊的想像,關於美麗與哀愁的詮釋,生死輪迴以及人性深層的注解,還有最後的純淨。

那是一次旅行,朝聖般地從日本神戶搭上電車再轉乘城鎮客運,逐漸接近誕生他的故鄉所在,以西洋歌舞劇形式聞名於世的大阪寶塚學院;迷戀的粉絲,一大群老少 女子,貴婦行頭或者是粉領族打扮,在演藝廳前,擦拭亮麗的黃銅鑲框的巨扇玻璃大門,因垂墜的花朵造型水晶燈光泛散綽約光影。她們熱切等待即將終演的歌舞劇 名伶散場後步出,接受戲迷們的歡呼,擁戴,可想而知的,簽名與合照。

日本二戰之後的挫敗、蕭條,年少的醫科學生手塚治(編按,手塚治虫本名手塚治),用心的為寶塚歌舞女郎繪製演出海報,軟玉溫香、豔光四射的女體圍繞。這生 性靦腆、木訥的,未來被永遠稱譽為「日本漫畫之神」的醫科學生,在戰爭末期,有著錐心創痛的初戀記憶,猶若戰火殘酷,美軍B29無日不空襲工業重鎮大阪, 高校的男女學生被迫在飛機零件工廠無償作業,他偷偷地畫漫畫。

後來在以漫畫作為青春時代記憶的《紙堡》書中,線條筆觸如此溫柔地描繪情人,一個祈盼在戰後和平時日,能進寶塚歌舞學院,有朝一日成為眾人矚目的熠熠明 星,那是在河畔青草地上,許下的諾言;從小喜愛收集昆蟲標本的手塚治,則應允未來能以漫畫為終身志業,是一雙青春戀人的美夢心願。

一枚美軍空襲的炸彈,摧毀所有的祈望。未來猶如焚燒、滅絕的廢墟,手塚治初戀的女孩清純美麗的容顏受創,夢如泡沫,往事如煙,終戰,一切都化為虛無,只有飢餓。

模擬手塚治虫在書房工作的情形,每隔一段時間,模型會轉身和參觀者照面。
曾郁雯/攝影

漫畫之神竟是大阪醫大的醫學博士

初夏五月,我離開神戶有馬溫泉,一路青楓盈美,好風舒逸,阪神電車行過村野,穿起溪河,六十年後終得走訪,朝聖傾往、仰慕的手塚治虫漫畫的啟蒙故鄉;前往大阪寶塚之途,彷若穆斯林一生許諾的伊斯蘭麥加聖地。

寶塚歌舞學院行去數百尺,城堡頂端半圓形地球鏤空,彩虹光澤的長窗,輕巧的、溫暖的,在一排綠郁的銀杏聚攏的對街──手塚治虫紀念館。我頓時心跳加快,一種情怯與狂喜交熾的遲疑,腳步緩慢下來,我要準備怎樣的一顆心?要向虔敬的漫畫之神禱告何言?

紀念館前展翅欲飛的火鳥雕像,忽而憶及二十年前的溫美驚喜;一生以研究漫畫許身的洪德麟先生,為我從東京帶回角川書店印行的《火?鳥》精裝典藏版全套九大冊。我說,手塚漫畫不止於漫畫,若改為文字呈現,比文學還要文學。德麟兄肯定地頷首相應。

不朽的日本漫畫之神竟是大阪醫科大學的醫學博士?如若容我抉擇,怕早屈於現實虛華擇以此為一生安頓無虞之高所得行業,手塚怎會執著、愚騃若此?洪德麟先生說得好──世間行醫者治病甚眾,悲憫地以漫畫醫心,唯手塚治虫一人。確是醍醐灌頂的承教澈醒。

紀念館入者稀微,巨大玻璃試管裡陳列著逐漸泛黃的手稿,數百部皇皇巨作,呼喚著遠方而來的旅人;我屏息巡看,猶若尋找聖杯。感謝給我最美麗、純淨的幻想與 夢,孤寂童年的安撫,以及青春年少因之啟蒙的奔投畫事研習;往後的文學安頓之涵養,無非就是今時與之合影的手塚先生微笑如煦陽的半身遺照。

永生不死的火鳥,是宇宙誕生地球的終極祕密,萬物輪迴於死生,如飛螢,如星閃,如露亦如電……感嘆及深思,手塚先生在文字與畫幅之間,諭示人神合體、交融 與抗辯的決絕交戰方式,佛典或者《聖經》太難,這預言家的哲學思考之深邃,塑造出過去的廢墟儼然,今時的人心多端,未來的悲劇幻滅,他,做到了。

漫畫火鳥,生生世世的貪婪人性,渴求吮吸其血,求得永生,這妄念惡行縱然實現,又能真正印證什麼?所有的人、事、物皆已遠逝,獨留不死軀殼,荒冷、孤寂,與山川同在,與日月齊身,最後,只有與自我臨水對話……如此永生,最後是漫畫卷末,倦然留予天問?

手塚紀念館少人探看,對街百尺外的寶塚戲場人聲如沸,光影明暗,我卻宿願欣喜得償。

手塚治虫最重要的物件,如照片、手稿、畫稿等,都收藏在時空膠囊中,展現他一生精采的故事。
曾郁雯/攝影

數度跨界動畫而負債累累

未竟的遺作:《浮士德》。多年前,我從北海道的札幌帶回,允為夏季富良野賞花之念;據說傷逝於六旬之年的漫畫之神,幾因數度跨界動畫而負債累累,曾有遁逃 來台灣之圖。從小迷華德迪士尼的手塚先生,當知他秀異、精緻的漫畫連作以映象轉化必然失真,何以一再跳火迎刃?猶若文學改編影視一樣鎩羽折翼,長年的折 損、拂逆,憂鬱致癌而去,嘆矣!

以「浮世德」為題,搏命日夜描繪,帶著癌細胞的身心如何決絕的相互撕扯、對抗?未竟遺作的主角以靈魂和魔鬼交換,這是手塚先生最後的嚴正抗議嗎?他一定翻讀但丁的《神曲》,被尊稱為「日本漫畫之神」又如何?神逢絕境,還是要躍下地獄之火,斷然殉身。

我總追憶童年初讀《鐵腕阿豆目》(原子小金剛)的甜美,及長後《怪醫黑傑克》的冷酷與溫柔,《火?鳥》的壯美和悲憫……比文學還要文學的深沉蘊涵,我更遙 想於六十年前二戰前後,那個決意以筆墨立志,棄醫從畫允以一生的日本少年,在美軍B29轟炸機空襲中不懼危險,依然狂熱作畫的手塚先生,彷彿畫出自我在終 戰後被占領軍毆辱、被學校教官撕毀的畫幅,他的記憶永遠是飢餓。

因為飢餓,戰後的醫科學生、以漫畫初萌的青年,錯過與女友的約會,夜遲抵達女友家屋,但見二樓窗燈已熄,終究自慚黯然離去。

還是感到無邊的飢餓,買了兩枚饅頭,在空襲遺下的廢墟荒地,哽咽吞嚥,乍見前方已成枯骨的逝者仆臥,青年手塚扔去未食的饅頭──你也吃吧,希望未來不再有挨餓的日子……

手塚治虫先生,生於日本大阪府豐中市,在兵庫縣寶塚市長大,1928年誕生,逝世於1989年,日本人以「不死鳥」紀念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