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在昨天的內閣會議上正式決定了中長期能源政策的方向,包括《能源基本計畫》(簡稱「エネ基」)以及具體對策《GX 2040願景》,其中明確強調「脫碳」目標,並將核能作為重要支柱,與再生能源並行推動。
過去日本政府基於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的教訓,提出「盡可能降低核能依賴度」,但此次新計畫刪除了這一表述,並確立推動核電廠更新與重建的方針。此外,《GX 2040願景》還包含鼓勵企業在核電廠周邊設廠的政策。
日本內閣做出這個決議的背景是,預測到2040年,因半導體工廠與數據中心的建設,電力需求將比現在增加約1.2倍,若要實現脫碳並滿足需求,核能將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計畫目標是在2040年將核能發電占比提升至約20%,遠高於目前不到10%的水準,這意味著36座核電機組幾乎必須全數運轉。
新計畫亦強調再生能源的發展,設定到2040年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從2023年的22.9%提升至40%至50%。其中,政府特別重視洋上風力發電,計畫到2040年將裝置容量提升至3,000萬至4,500萬千瓦,並推動修改法規,允許在排他性經濟海域(EEZ)設置風場。不過,高昂的建設成本成為挑戰,例如三菱商事原本計畫在秋田縣與千葉縣海域建設風場,卻因成本上升導致採算惡化,最後只能在2024年度的財報中認列522億日圓的減損。經濟產業省計畫透過提高電力收購價格來應對成本上升的問題。
另一個重要領域是太陽能發電,特別是輕薄可彎曲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日本政府目標是在2040年普及約2,000萬千瓦。但由於現有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廠已經飽和,加上部分地區因景觀問題對太陽能設施抱持負面態度,因此日本政府希望透過技術創新拓展新的應用領域。此外,政府也計畫利用公共設施,如機場等,加強既有矽晶太陽能的安裝規模。
火力發電仍是現實考量中的關鍵因素,目前占比約70%,政府目標是到2040年降至30%至40%。其中,液化天然氣(LNG)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不僅作為基載電力來源,也可作為氫能的原料。只是,LNG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國際市場價格波動風險高。為確保穩定供應,日本與美國在近期峰會上達成協議,擴大從美國進口LNG,並討論共同開發阿拉斯加的LNG資源。然而,阿拉斯加LNG開發成本高昂,且長期以來未能成功推動,業界對此計畫的可行性仍持保留態度。
雖然日本政府強調核能、再生能源與LNG的並行發展,但核廢料處理等問題仍未解決,相關計畫的實際推動也面臨技術與財務挑戰。政府的支援政策與業界的投資計畫如何落實,仍是影響未來日本能源政策成敗的關鍵。
資料來源:朝日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