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日本金融危機的前車之鑒 by Heizo Takenaka

竹中平藏(Heizo Takenaka)

日本金融危機的前車之鑒
2008年10月22日16:08



Heizo Takenaka

國次債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日本在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末的泡沫破裂之後﹐也曾於90年代出現類似的信心危機。造成那場危機的原因在於日本政府對動用國庫資金向銀行注資猶豫不決﹐而是僅僅以擴大需求面的錯誤政策來應對。當政府最終採取行動時﹐卻走了彎路﹐而且也太晚。從日本泡沫破裂到政府第一次向銀行注資整整隔了9年時間。

信心危機一旦出現﹐就只有一個選擇﹕政府和央行都必須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平息危機。危機時刻需要拿出行動。日本對抗信心危機的痛苦經歷對全世界都具有借鑒意義。這裡有兩個重大教訓。

首先﹐只有注資並不能解決問題。如何安排注資更重要。首先必須要對金融機構進行準確、嚴格的資產評估。只有進行這一步以後才能進行必要的資本注入﹐也才能迅速推進。

不相信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是金融市場焦慮情緒最重要的來源。不幸的是﹐在90年代末﹐日本在銀行依然隱瞞不良資產狀況時就進行注資。結果﹐即便在注資之後﹐金融危機依然持續。直到2002年﹐時任首相的小泉純一郎(Junichiro Koizumi)推出“金融振興計劃”之後﹐危機才得以解決。根據該計劃﹐銀行接受嚴格審查後才進行必要的注資。結果﹐政府於2003年向Resona Bank注入資本﹐隨後形勢開始好轉。

第二個教訓是﹐採取的行動可能過火。在危機之中採取行動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些舉動需要避免。如果一些機構獲得過度的保護﹐其他機構所受的影響會加劇信心危機。

在當前形勢下﹐全球範圍內取消按市值計價會計準則的趨勢會引發問題﹐日本目前也在討論取消這一準則。其想法是﹐為防止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顯得更糟﹐暫時取消一些會計準則。這樣是大錯特錯。取消按市值計價的準則會加劇投資者對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的擔憂。因不確定資產負債表狀況而產生的混亂只會更加嚴重。

一些人將取消按市值計價的準則視為積極政策﹐其原因不難理解。但在為穩定金融業而採取行動時﹐正確的順序是首先實行準確的資產評估﹐然後再展現金融監管標準的彈性﹐比如調整資本比率和證交所上市規則的要求。改變會計準則只會適得其反。

當危機發生在大選期間時﹐會計問題就更為棘手。兩相作用導致政治上出現不加選擇的行為。2003年﹐日本大選與金融危機“撞車”之時﹐許多政治家和行業團體都呼籲暫停以市值計價會計準則﹐以防銀行出現資本短缺。最終﹐小泉純一郎領導的日本政府拒絕了這一提議。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投資者只會更慌亂﹐也會進一步對銀行的財務報表喪失信心。如果當時取消了按市值計價的規則﹐處理不良貸款和實現經濟復蘇就會需要更長時間。

面臨信心危機之時﹐彈性和大膽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如此﹐但事態緊急並不是冒進的借口。扭曲會計準則就是魯莽行動的典型例子。這個問題將考驗全球政治領導人的謹慎和智慧。

(編者按﹕本文作者是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長﹐曾任小泉純一郎內閣的經濟大臣、財政改革大臣和總務大臣。)

相關閱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