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日本在近世以前的日本美術中,幾乎找不到「青空與白雲」這樣的常見表現方式。在日本傳統美術中,對自然的描寫並非強調寫實,而是偏重象徵性與敘事性表現。尤其在浮世繪與屏風畫中,天空常以「金雲」或符號化的形狀呈現,而極少描繪出藍天或白雲。這種風格的發展是為了突顯視覺美感及故事情節的流暢性。


此外,「雲」在日本美術中具有宗教與神秘象徵的意涵,經常被用來描繪神佛乘雲現身的場景。這類宗教背景影響了日常風景中的雲的表現手法,讓它們帶有超現實與神聖色彩,與一般自然描寫截然不同。從技術上來說,日本傳統繪畫也發展出獨特的表現形式。例如「一文字ぼかし」技法,常以漸層手法來描繪天空,而非具體的藍天或白雲。因此,傳統畫作中的雲多為抽象、符號化的表現。在桃山時代以來的屏風畫和障壁畫中,金色的雲通常是主流表現,例如松川龍椿的《京都名所圖屏風》,畫面大部分被金雲覆蓋,形成了具象空間中的抽象空間。


直至幕末到明治時期,受到西洋美術的影響,才逐漸出現對天空的寫實描繪。隨著西方繪畫技術的傳入,日本藝術家開始接受更寫實的自然描寫,包括藍天與白雲。隨著近世西洋與中國的影響,透視法等寫實技法逐漸傳入日本,讓日本美術開始描繪更多的青空。同時,科學知識的提升使得空間不再只是空白,而成為觀察的對象。例如洋畫家武內鶴之助描繪的風景畫群中,雲的各種形態都被精確地捕捉下來。而進入20世紀後,天空不再僅僅是現實的再現,而變成藝術家心象的自由投射,如萬鐵五郎的《雲的自畫像》中,不寫實的綠色和橙色雲彩便是一例。


人在面對大災害或戰爭等「災難時刻」時,往往會不自覺地仰望天空。池田遙邨的《災禍的跡》描繪了關東大震災後被燒毀的東京夜空,無物遮蔽的廣闊天空象徵著人們面對災難時的孤寂。香月泰男的《青之太陽》則來自他在滿州軍事訓練中對空的深刻記憶,他渴望如螞蟻般躲入地洞中,只凝視著上方的青空。這些畫作現在在東京都渋谷區立松濤美術館的「空的發現」展覽都能找得到,有機會的話,可以找時間去看看。


資料來源:松濤美術館